从酷热的非洲到严寒的极地谁会是下一位气候
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该国退出《巴黎协定》。年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这一协定,旨在推动全球社会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国际社会为改变生态环境不懈努力的当下,美国的做法引发多国不满。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指出,从酷热的非洲到严寒的极地,都已出现大量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气候难民”。专家警告,哪怕在气候变化尚未带来实质性影响的地区,民众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 北极变暖狗拉雪橇变成狗拉船 对住在北极圈周围的爱斯基摩人来说,冰川融化或许意味着世界终结,至少,他们的生活已被颠覆性地改变了。 在其他年份,刚进入8月,海湾就会冻起来,但去年不一样。爱斯基摩人告诉《VICE》,过去他们经历过几回糟糕的情况,但没有去年来得极端。 靠捕猎海豹和鱼获取食物是爱斯基摩人经年累月的生活方式,海豹肉更是不可缺少的主食。海豹油能用来点灯和取暖,皮则可以做衣物,内脏和剩余部分喂狗,半点也不浪费。 狗拉雪橇是这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但近年来,原本该冰封的海面融化了,为了前往更远的地方捕猎海豹,人们不得不拉上拖船。每逢冰壳融化、水面开阔,交通工具就由雪橇变成船。 几个当地人说,近几年一些有经验的猎人因为冰融遭遇意外,出事频率很高。去年,一名有20年狩猎经验的老手捕捉北极熊时掉进了冰层,幸好被救了起来。不过,他从此对海冰失去了信任。“那次遇到的海冰,跟我这辈子走过的所有冰都不一样。”他说。 由于海冰破碎严重,当地人逐渐放弃狗拉雪橇的传统出行方式,这一改变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狗。 25岁的肯努克住在约有名村民的克鲁苏克村。他家养了约20条狗,每条都有三四十公斤重,饭量可观。肯努克说,养狗成了沉重的负担,村民们几乎都不想再养了,有人放走不少,还有人狠心宰杀。来此地参观的游客们很难再看到狗拉雪橇的表演。 气候难民成为国际问题 美国缅因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副教授布拉德菲尔德·里昂告诉《国家地理》杂志,自年开始,非洲的旱灾愈发频繁,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周期发生异动,气候变化加剧了这种影响,让温度继续升高、土地更加干涸。 年,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的37岁男子泰提奥塔向新西兰提出庇护申请。他表示,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了该国部分土地,导致他的家庭找不到安全的家园。这是全球首个将气候变化作为安置理由的避难申请。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基里巴斯的10万人口分布在大大小小33座岛上,全国平均海拔仅2米,是受海平面上升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新西兰移民局拒绝了泰提奥塔,他向新西兰法院提出申诉,同样被驳回。全球第一个气候难民申请案例就此告一段落。 英国智库“第三代计划”政策主任班内特·柯林斯指出,越来越多的项目旨在帮助气候难民,但国际社会并没有为他们制定任何协议,也没有关于此类难民的国际性定义。 “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还是健康问题。”Medicalxpress网站指出,以美国为例,虽然70%的人已经相信气候变化是真实的,但只有25%认为它会影响健康。如今,美国医学联盟正在尝试改变这一观点。 “很多人觉得气候变化与己无关。这不是真的。”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气候变化传播中心气候与健康项目主任莫纳·萨尔法蒂指出,气候变化损害了许多人的健康。 美国明尼苏达州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莱姆病。据调查,这种以蜱虫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的出现与气候变化有关。仅在今年,美国已报告了3万多个莱姆病例。 “全球在变暖,所以蜱虫活动的时间更长了。更应该注意的是,在全球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莱姆病不是唯一一种传播到新地域的传染病。”Medicalxpress网站强调。 在萨尔法蒂看来,长久以来,无论出于个人原因还是政治原因,人们都忽略了气候变化对自身的损害。未来,气候难民这一概念将不再新鲜。 来源:中青报 负责的商业温暖的世界这是一个有温度的鍖椾含鍘诲摢瀹跺尰闄㈢湅鐧界櫆椋庢瘮杈冨ソ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dl/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人九痔,引起痔疮的原因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对病虫害的分析2016年新疆农作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