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虫害的分析2016年新疆农作物主
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89万亩次,其中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次,农田鼠害发生.44万亩,农舍发生96.75万户,农田杂草发生面积.45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在伊犁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为近十年以来最重的一年;玉米螟在博州偏重发生;棉花苗期病害在北疆局部棉区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历年;土蝗在伊犁州、博州出现高密度点片;玉米螟、苗蚜发生面积较上年有明显增加;雪腐雪霉病、棉铃虫、棉叶螨和草地螟发生程度轻于上年。 图-年新疆病虫害发生面积 图2年新疆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比例 一、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概况年新疆粮食作物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程度与历年持平,略重于上年。小麦条锈病偏重发生,白粉病、叶蝉、玉米螟、玉米叶螨、双斑萤叶甲、棉铃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小麦条锈病、玉米螟、双斑萤叶甲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麦茎蜂为害加重,全区粮食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85万亩次,接近常年。 (一)小麦病虫害 年新疆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57万亩次,比上年增加.36万亩,发生程度总体中等(3级)。 图-年小麦种植面积和病虫害发生面积 小麦病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5万亩,较上年增加.93万亩,条锈病发生危害面积增大,小麦白粉病呈逐年加重态势。 小麦雪腐雪霉病总体轻发生,累计发生面积27.96万亩,较去年增加7.09万亩,低于常年发生面积,发生程度接近去年,轻于历年,为近年第二低值(最低值年)。 图-年新疆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 小麦条锈病偏重发生,伊犁河谷局部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发生面积.17万亩,比去年增加.99万亩。全区共在8个地州的32个县市发生,主要发生区在北疆。伊犁河谷发生面积.71万亩,伊宁市、伊宁县、巩留县、新源县、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昭苏县流行扩散。发生特点:4月5日南疆阿克苏市小麦条锈病始见,发生期较上年提前12-55天,病情发展速度快。5月11日,小麦条锈病累计发生面积39.万亩,年同期为0.万亩。当时伊犁河谷伊宁县病田率9%,平均病叶率3%,其中巴依托海乡阿热翁村发病田占60%,平均病叶率15%,严重度为20%;察布查尔县病田率19%,平均病叶率为5.1%,严重度为8.5%,爱新舍里镇、孙扎齐镇部分地块平均病叶率已达15%,严重度达46%;伊宁市严重地块病叶率65%,病株率7.5%;新源县吐尔根农场最早发生小麦条锈病的区域,病叶率最高达65%,严重度达85%;巩留县平均病田率24.1%,平均病叶率0.14%;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病叶率9.25%,平均严重度24.84%。 小麦白粉病总体中等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全疆发生面积.29万亩,比去年增加58.87万亩,主要发生区在塔城、昌吉、伊犁、喀什、阿克苏。发生特点:(1)发生期较去年偏早,发病程度重于去年。田间始见期在5月中旬,较去年偏早10天左右。新源县发生始期为4月20日,较去年早12天,较年早20天;(2)流行速度快,且发生程度重于去年。新源县5月15日至6月5日病害进入扩散流行期,比去年早15天,病田率45%,平均病叶率18%,病情指数4.5。6月13日在塔城市、额敏县田间调查,调查田块中有病田率18%,有病田块平均病株率9%。6月20日田间调查,调查田有病田率34%,平均病株率14%,个别相对偏重田块病株率达25%。 小麦赤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1.2万亩,较上年增加11.9万亩,接近常年,重点发生区域在伊犁河谷特克斯县、新源县、巩留县和昭苏县,春麦区为主。发生特点:始见期早于去年。新源县始见期为5月20日比去年早8天,6月中旬调查已进入全田普发期,普发期平均病田率为15%;病穗率10%,最高20%;病情指数达6%,最高15%。 黑穗病偏轻发生,全疆发生面积82.37万亩,比去年减少10.6万亩,低于近年,主要发生区在伊犁、塔城、哈密和喀什。发生特点:北疆是主要发生区,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年和年。 细菌性条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2万亩,主要发生区在塔城、伊犁、和田,塔城地区塔城市、额敏县部分乡镇偏重发生。发生特点:(1)发生期明显偏早。田间明显始见期较历年偏早8天,比去年偏晚1天。5月26日田间调查,小麦田细菌性条斑病在田间开始零星发生,个别偏重田块病叶率达到5.6%,田间发病始期明显早于历年,发病面积达到1.3万亩左右。(2)田间扩展蔓延迅速。5月26日发生面积1.3万亩,6月2日发生面积上升到23万亩,呈中等发生,6月中旬发生面积达到54万亩,进入流行为害高峰期。 小麦根腐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较上年减少3.77万亩,接近年。主要发生区在昌吉、博乐和塔城。昌吉州平均发病株率13.7%,最高发病株率96%。 小麦全蚀病轻发生,发生程度接近上年,发生面积18.74万亩,较上年增加10.24万亩,主要发生区在伊犁、和田。发生特点:发生程度比上年轻。重点发生区域以春麦区为主。新源县平均病田率25%,平均田间发病株率10%,重病田发病株率达30%。 小麦叶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1.06万亩,较上年增加23.94万亩,主要发生区域在昌吉和塔城。发生特点:发生程度较去年重。昌吉州奇台县6月15日调查,平均病叶率60%,最高达90%。 其他病害轻发生,发生面积为22.96万亩。 小麦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2万亩,较上年减少29.19万亩,主要以蚜虫、地下害虫、小麦皮蓟马和三点斑叶蝉为主。 小麦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4万亩,较上年减少38.03万亩,接近历年。发生特点:(1)发生程度轻于近三年。(2)南疆重于北疆。 麦蜘蛛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25万亩,较上年增加0.71万亩,主要发生区在和田、喀什和伊犁。 地下害虫偏轻发生,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发生面积36.8万亩,较上年减少30.3万亩。 叶蝉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6万亩,主要发生区在昌吉。总体发生程度较去年略轻。昌吉州始见期为4月中旬,发生盛期吉木萨尔县平均虫量头/百株,最高虫量达头/百株。 麦茎蜂轻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主要发生区在塔城。 蝗虫轻发生,发生面积22.56万亩。 其他病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57万亩次。 (二)玉米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万亩次,比上年减少.48万亩,接近常年,其中病害发生面积27.17万亩,虫害发生面积.11万亩。玉米螟发生面积呈现逐年扩大态势。 图52-年新疆玉米螟发生面积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1万亩次,较上年增加81.97万亩。博州偏重发生,其中,博乐市百株折秆率平均为7.7%,危害重田折秆率高达23%;温泉县百株折秆率平均为5.4%,危害重田折秆率达到了13%。从发生时间来看,博州玉米螟发生高峰期为7月24日—8月6日,期间虫情测报灯单灯诱蛾量头/天,年同期单灯诱蛾量为头/天,增幅13.51%。发生特点:(1)总体发生程度轻于近三年;(2)二代玉米螟发生危害重于一代玉米螟。 玉米叶螨中等发生,哈密局部偏重,主要发生区在昌吉、塔城和喀什,发生面积.43万亩,较上年增加30.05万亩,低于年。 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较上年增加54.96万亩次。 玉米蚜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9万亩,较上年减少62.1万亩。 棉铃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较上年减少75.21万亩,略大于年。 三点斑叶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6万亩次,比上年减少58.9万亩次,发生面积已连续两年明显减少。 双斑萤叶甲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主要发生区在昌吉、博州和塔城。 其他害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5万亩。 以瘤黑粉病为主的玉米病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7.17万亩,小于历年,其中瘤黑粉病16.67万亩,较上年减少28.46万亩。 (三)水稻、豆类、马铃薯及其他粮食作物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2.77万亩,病害22.15万亩,虫害50.62万亩; 豆类病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91万亩,病害10.38万亩,虫害10.53万亩; 马铃薯病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5.88万亩,病害13.07万亩,虫害22.81万亩; 其他粮食作物病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59万亩,病害0.5万亩,虫害10.09万亩; 以上四类作物病害发生46.1万亩次,虫害发生94.05万亩次,合计.15万亩次。 (四)发生原因分析 1、气候因素。春季升温快,大部分区域融雪速度较快,病害很快停止浸染,气象条件不利于雪腐雪霉病的发生和蔓延。4-5月北疆大部降水较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不利于蚜虫、叶螨发生。7-9月气候干旱,气温偏高,极有利于玉米螟的发生危害。 2、玉米螟基数较高。冬后调查平均活虫数33头/百株,伊犁河谷为头/百秆,比去年偏高18头,其中新源县平均活虫数25头/百秆,春季越冬死亡率1.6%,比去年增20%;察布查尔县平均活虫数86头/百秆,春季越冬死亡率8.6%;伊宁县平均活虫数头/百秆,春季越冬死亡率7.14%;霍城县平均活虫数5头/百秆,春季越冬死亡率15%;巩留县头/百秆,春季越冬死亡率11.3%;尼勒克县平均活虫数2.3头/百秆,春季越冬死亡率11.2%。全区一代玉米螟平均有效卵块5.4块/百株,比历年平均值增加31.7%。 3、连作现象严重、种植密度高、中后期防治难,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二、棉花病虫害发生概况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4万亩,较去年减少.5万亩,套种棉占播种面积比率9.4%,一类苗面积比率50.98%。棉花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全疆累计发生面积.46万亩次,较去年减少94.55万亩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45万亩次,病害发生面积.01万亩次。受病虫基数、品种抗性、种植制度和气象条件等影响,棉花病虫总体发生平稳。 图-年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 (一)棉花虫害 棉铃虫总体偏轻发生,局部棉区中等发生,累计发生面积.37万亩次,其中一代棉铃虫在棉田轻发生,发生面积32.48万亩,较去年减少4.04万亩;二代在和田、阿克苏、巴州、塔城、昌吉局部棉区中等发生,略重于上年,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2万亩,较去年减少35.62万亩;三代在塔城、昌吉州局部中等发生,其他区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7万亩,较去年增加12.12万亩;四代棉铃虫仅在塔城棉区中等发生,其他区域未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越冬存活率较上年偏高(见表1),蛾量在北疆的塔城、昌吉,东疆较上年偏多(见表2)。 表1-年棉铃虫蛹春季越冬存活率 序号 区域站 年(%) 年(%) 年(%) 1 阿克苏 86.28 66.65 90.20 2 巴州 90.11 87.00 95.00 3 塔城 88.10 78.60 85.50 4 吐鲁番 92.16 77.78 85.29 5 和田 87.9 77.41 60.79 6 博州 56.3 54.2 52 表2-年重点区域站测报灯诱集棉铃虫各代总蛾量 序号 区域站 年(头) 年(头) 年(头) 1 和田地区 2 于田县 3 库车县 4 麦盖提县 5 疏勒县 6 阿克苏市 7 轮台县 8 博州 75 9 乌苏市 10 沙湾县 11 玛纳斯县 12 吐鲁番市 2 13 哈密地区 表3年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 序号 区域站 一代(粒) 二代(粒) 三代(粒) 四代(粒)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1 巴州 0.11 4 0.66 3 0.67 6 0 0 2 阿克苏 1.2 6 0.83 2 0.4 5 3 喀什 2.1 2.3 9 12 / / 0 0 4 和田 0 0 6.3 15 0 0 0 0 5 昌吉 0.3 1.5 1.3 3.12 4 15 6 塔城 6 21 37 85 68 21 75 7 博州 0 0 0.78 2 0.82 0.98 / / 8 伊犁 3.4 8.5 9.6 24.3 6.2 21 9 吐鲁番 0 0 0 0 2 6 0 0 平均值 2.4 8.0 11.9 11.75 棉蚜总体中等发生,北疆偏轻发生,累计发生面积.88万亩次,较去年增加.49万亩次。其中苗蚜发生面积.55万亩,伏蚜发生面积.33万亩。南疆巴州、阿克苏虫量偏高(见表4)。 表4年棉蚜发生情况 序号 区域站 苗蚜 伏蚜 百株蚜量(头) 卷叶株率(%) 百株蚜量(头) 卷叶株率(%)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1 巴州 8 62 10 2 24 2 阿克苏 58 12 3 克州 20 40 16 32 15 30 4 喀什 87 1 3 21 3 21 5 昌吉 4 0.04 4 1 0 0 6 塔城 0.20 2 17 0.4 6 7 博州 16 31 3.20 0 98 4 5 8 伊犁 6.50 9.7 18 14 9 吐鲁番 2.75 15 1 1 10 哈密 88 5 20 0 0 25 65 平均值 11 9 棉叶螨总体中等发生,阿克苏、哈密局部棉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9万亩,较去年减少.62万亩。北疆棉区进入棉田时间较去年偏晚。全疆平均有螨株率5%,平均螨量头/百株,最高螨量1头/百株(年平均螨量头/百株),田间螨量较去年有所增加(见表5)。 表5年棉叶螨发生情况 序号 区域站 苗期(头) 蕾花期(头) 花铃期(头)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1 巴州 44.38 .63 6 .89 2 2 阿克苏 0 63 4.85 3 克州 1 7 21 42 57 4 喀什 1 11 25 5 昌吉 0 0 76 6 塔城 24 3 16 7 博州 9 21 45 90 80 8 伊犁 80 68 0 9 吐鲁番 91 1 10 哈密 0 0 0 2 平均值 35.77 .1 .69 棉蓟马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至偏重发生,主要发生区在和田、阿克苏棉区。发生面积.14万亩,较去年减少.41万亩,但危害程度重于去年。喀什于4月18日迁入棉田,比去年早12天(去年4月30日昌吉棉田始见)。全疆平均被害株率9%,最高80%(年平均被害株率20%)。阿克苏地区无头及多头棉率平均4.19%(年为3.71%)重于去年。据调查,吐鲁番高昌区平均虫量头/百株,最高头/百株;被害株率3%,最高80%(平均虫量10头/百株,最高18头/百株;平均被害株率15%,最高25%),百株虫量显著高于上年同期。 烟粉虱总体偏轻发生,吐鲁番、和田棉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6.44万亩次,较去年减少19.5万亩次。平均虫量头/百株,最高虫量头/百株(年平均虫量头/百株,最高虫量头/百株)。鄯善县有虫株率30%,平均虫量头/百株;托克逊县有虫株率15%,平均虫量21头/百株。 棉盲蝽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3万亩次,较去年减少14.08万亩次。其中二代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4.92万亩;三代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7.3万亩;四代轻发生,发生面积22.21万亩(见表6)。二、三代在昌吉州局部中等发生。巴州今年发生面积为近六年来最大的一年,平均被害株率2.46%,最高被害株率6.32%,平均有虫株率0.71%。 表6年棉盲蝽虫量发生情况 序号 区域站 二代百株虫量(头) 三代百株虫量(头) 四代百株虫量(头)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平均 最高 1 巴州 0.71 6.32 0 0 0 0 2 阿克苏 0.92 2 1.51 6 0.17 1 3 克州 2 4 3 6 4 喀什 3 58 3 58 15 37 5 昌吉 36.6 55 28.3 69 6 塔城 0.8 3 2.5 6 3.2 6 7 博州 7 13 0.8 11 / / 8 伊犁 2.8 4.6 5.7 7.4 9 吐鲁番 1 3 11 15 2 7 平均值 6.09 7.0 5.09 其他虫害中等发生,主要以地老虎、甜菜夜蛾为主,发生面积81.2万亩次。 (二)棉花病害 枯萎病总体轻发生,哈密、昌吉州、博州、塔城局部棉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9.72万亩。平均病田率10%,最高36%;平均病株率3%,最高12%。 黄萎病总体偏轻发生,博州、哈密局部棉区中等发生,累计发生面积.56万亩。平均病田率3%,最高10%;平均病株率1%,最高3.5%。 图-年棉花苗期病害发生面积 苗期病害总体中等发生,北疆塔城地区、博州、昌吉州局部棉区偏重发生,病株率最高达%,为近十年来最重年份,总发生面积.73万亩。据调查,昌吉州玛纳斯县平均病田率55%,最高密度75%,平均病株率48%,最高密度%;博州病田率在21.1%,平均病株率7.7%-17.7%。 其他病害轻发生,发生面积81万亩次,主要以铃期病害、红叶茎枯病、早衰病为主。 (三)发生原因分析 1、气候因素。4月底至5月初,北疆降水偏多,遇到持续阴雨、降温天气,由于棉田湿度大、地温低等因素,除棉铃虫、棉蓟马发生期偏早外,其他害虫发生偏晚。北疆大部及南疆阿克苏等棉区不同程度苗期病害偏重发生。在7月-8月的用水高峰期大面积的滴灌棉田缺水现象严重,干旱的环境条件有利棉叶螨、棉蚜偏重发生。 2、种植业结构调整及耕作制度改变的影响。随着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小麦、玉米及其他作物面积的增加,有利于棉铃虫等害虫越冬及转主为害。因大部分棉田采用节水滴灌技术,秋翻冬灌措施难以落实,有利于棉铃虫发生。农户防治意识已有所提高,采取拔除棉田杂草等防治措施,减少了一部分虫源及卵量。 三、蝗虫发生概况年农区蝗虫总体中等发生,累计发生面积.79万亩,较上年减少7.93%,其中农田.58万亩,农牧交错区.21万亩。 图81-年新疆蝗虫发生面积 亚洲飞蝗轻发生,主要发生区在阿勒泰、吐鲁番、喀什等地,北疆西部边境地区未发现境外飞蝗迁入。全年累计发生面积21.23万亩,较上年减少17.17%,侵入农田面积6.2万亩,蝗蝻平均密度0.02头/㎡,农牧交错区最高密度6头/㎡。4月10日东疆吐鲁番市蝗蝻始见,北疆为5月上中旬;5月下旬至6月初蝗蝻进入出土高峰期,但密度较低,一般密度为0.01-0.3头/㎡;6月下旬至7月份蝗蝻进入为害盛期,7月下旬陆续进入成虫期,均为散居型成虫。 土蝗中等发生,北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博州温泉县偏重发生,局部农田和农牧交错区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发生种类以意大利蝗、黑条小车蝗、红胫戟纹蝗为主,北疆4月中下旬至5月初蝗蝻始见,5月中下旬进入出土高峰期,6月份进入为害盛期。全年累计发生面积.56万亩,较上年减少7.5%,侵入农田为害面积.38万亩,严重为害面积约5.6万亩。蝗蝻一般密度10-60头/㎡,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博州温泉县、塔城地区额敏县等严重发生区蝗蝻平均密度40-头/㎡,农牧交错区最高密度达0头/㎡。 (一)发生特点 1、土蝗蝗蝻出土始期较上年偏早,发生面积略有减少,为害程度接近常年。4月中下旬至5月初,北疆伊犁、博州、塔城、昌吉、阿勒泰等主要蝗区蝗蝻陆续出土,出土始期较上年偏早3-5天;东疆和南疆在3月底至4月初,出土时间接近常年。北疆蝗蝻出土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三龄高峰期在6月15日前后,与常年相当。土蝗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44.18万亩,北疆伊犁、博州、昌吉、哈密等地中等发生,伊犁、博州局部偏重,发生盛期出现高密度蝗蝻侵入农田为害的现象,南疆等其它地区偏轻发生。 2、北疆伊犁等主要蝗区土蝗发生盛期出现高密度点片。5月6日伊犁州察布查尔县海努克乡、琼博乐乡农牧交错区发生意大利蝗蝻高密度点片,平均密度头/㎡,最高密度0头/㎡。5月22日博州温泉县安格里格镇意大利蝗蝻侵入农田为害,平均密度60头/㎡,最高头/㎡,农牧交错区平均密度95头/㎡,最高头/㎡。6月14日塔城地区额敏县二道桥乡农田土蝗迁入危害,发生面积2.5万亩,一般密度5-10头/㎡,最高40-50头/㎡。6下旬-7月初,北疆地区气温偏高,伊犁州、博州、昌吉州、乌鲁木齐县等地农牧交错区一般密度5-15头/㎡,最高头/㎡,其他地州未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 3、亚洲飞蝗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4.4万亩,阿勒泰、塔城等主要蝗区发生盛期蝗蝻密度较低,属轻发生年份。北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吉木乃县农牧交错区平均密度0.02头/㎡,最高4头/㎡;东疆吐鲁番托克逊县平均密度0.02头/㎡,最高6头/㎡。北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南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平均密度0.01-0.3头/㎡,最高密度1头/㎡。 (二)发生原因分析 1、土蝗和飞蝗残蝗面积均有所减少。据各蝗区年秋季调查,土蝗残蝗面积.64万亩,较上年减少35.86万亩,同比减少8.7%,其中残蝗密度每亩小于头的面积.28万亩,每亩-0头的面积.27万亩,每亩1-0头的面积22.79万亩,每亩1-30头的面积9.3万亩。平均残蝗密度为每亩.8头,较年增加27.4%。亚洲飞蝗残蝗面积16.43万亩,较上年减少8.77万亩。其中残蝗密度每亩1-5头的面积14.68万亩,每亩6-20头的面积1.75万亩,未见每亩21头以上的残蝗点。平均残蝗密度为每亩3.6头,较年减少5.3%,低于常年均值。 2、越冬蝗卵密度偏低,存活率较高。据各地春季挖卵调查,土蝗平均蝗卵密度1.78粒/㎡(年为1.26粒/㎡),略高于上年,其中乌鲁木齐县、巴州、伊犁州、阿勒泰、博州等地(州)农牧交错区蝗卵密度相对较高,平均分别为4.6、4.5、2.6、2.03、1.7粒/㎡;越冬存活率平均为91.4%,存活率略低于上年(年为93.18%),其中阿勒泰、博州、克州、昌吉州、伊犁州相对较高,分别为97%、93.3%、93%、87.14%、87.1%。亚洲飞蝗平均蝗卵密度0.38粒/㎡,低于上年和常年(年为0.46粒/㎡,年为0.6粒/㎡,年为0.85粒/㎡);蝗卵存活率平均为94.2%,存活率低于常年(年为96.87%,年为96.2%,年为98.7%)。 3、气候条件对蝗虫发生发展影响较大。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土蝗出土始期较上年偏早3-5天,4月中下旬北疆降水降温天气不利于蝗蝻的出土。5月份以后,全疆大部农区气温偏高、降水频繁,导致局部地区蝗蝻集中出土,部分县市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6至8月份全疆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土蝗发生,局部农区出现蝗虫侵入农田为害现象。9月份,全疆大部气温偏高、北疆降水偏少。夏秋季节北疆主要蝗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利于蝗虫发生,南疆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不利于蝗虫发生为害。 四、草地螟发生概况图95-年新疆草地螟发生面积 年草地螟在阿勒泰、和田轻发生,是自5年以来发生最轻的一年。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偏晚,田间蛾量偏低,一代幼虫总体轻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和常年。农区越冬代成虫累计发生面积22.3万亩,较上年减少66.64%,一代幼虫发生面积4.93万亩,较上年减少15%,一代成虫和二代幼虫均未发生。 (一)发生特点 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偏晚,蛾量偏低,一代幼虫密度低。据各区域站监测,草地螟常发区越冬代成虫始见期集中在5月中下旬,北疆阿勒泰较上年偏早7天(始见期为5月13日),博州偏晚1天(始见期为5月20日)。受5月份降水和气温偏低的影响,北疆地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偏晚15天左右。6月8日阿勒泰田间平均百步惊蛾4头,最高27头,发生密度低于去年同期;5月24日-6月5日灯下累计诱蛾9头,明显低于常年。塔城、博州田间零星见蛾,博州博乐市、温泉县小麦田和甜菜田百步惊蛾2头。7月初,阿勒泰一代幼虫始见,发生面积1.4万亩,平均密度0.1头/㎡,最高5头/㎡,和田地区主要在小麦、套播玉米、苜蓿上发生,其他地区未见幼虫为害。 (二)发生原因分析 (1)去年冬季阶段性低温对草地螟虫茧越冬不利。(2)近两年发生面积小、发生程度低、基数少。(3)一代幼虫发生面积及发生数量较少,不利于二代草地螟的发生危害。 五、园艺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概况园艺特色作物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全区发生面积.82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面积.94万亩次,虫害发生面积.88万亩次。 蔬菜病虫害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7万亩次。病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6.46万亩次,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疫病、白粉病、枯萎病、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早疫病、晚疫病、果腐疫霉病、立枯病、根腐病、叶霉病等。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次,主要有烟粉虱、白粉虱、棉铃虫、蚜虫、叶螨、潜叶蝇、小菜蛾、菜青虫、地下害虫等。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温室蔬菜病害重于虫害,露地蔬菜虫害重于病害。病虫种类繁多,温室湿度、昼夜温差大,利于越冬,个别害虫大田发生期提前。今年气温较历年偏低,雨水偏多,加之农药使用的限制,防治措施不到位,使危害加重。 果树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8万亩次,其中哈密地区偏重发生。病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4万亩次,主要有果树腐烂病、白粉病、苹果黑星病等;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4万亩次,主要有梨茎蜂、梨木虱、介壳虫、果树叶螨、春尺蠖、斑叶蝉、白星花金龟等。 葡萄病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2.62万亩次,其中吐鲁番局部中等发生。病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51万亩次。主要有葡萄白粉病、穗轴褐枯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毛毡病等。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2.11万亩次。主要有葡萄斑叶蝉、糖槭蚧、介壳虫等。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发生程度低于上年,发生面积减少。白粉病发生面积有上升趋势,危害时间长,持续降水有利于该病的发生。部分果农夏季对果园剪修不到位,造成果园阴蔽,通风透光差,防治不到位,造成越冬菌源大。 瓜类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8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面积.21万亩次,虫害发生面积71.47万亩次。西甜瓜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和田偏重发生。其中病害发生面积43.93万亩次,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疫霉病、疫病、苗期病害、蔓枯病、炭疽病、枯萎病等。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9.57万亩次,主要有蚜虫、粉虱、斑潜蝇、甜菜夜蛾、地老虎、叶螨等。打瓜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9万亩次,病害中等发生,塔城地区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7.1万亩次。主要有打瓜白粉病、苗期病害、疫霉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1.9万亩次,主要是叶螨在北疆阿勒泰地区偏轻发生。西葫芦病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1.18万亩次,其中病毒病在昌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9万亩次。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白粉病在阿勒泰中等发生,病田率达60%,病叶率达45%,其他病害偏轻发生。由于生育期降雨偏多、高温,利于瓜类病害的发生,连年种植土壤菌量大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油料作物病虫害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次,其中病害79.61万亩次,虫害22.5万亩次。油葵病虫害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7.81万亩次。病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7.11万亩次,其中博州、昌吉局部中等发生。主要有向日葵菌核病、锈病、黄萎病、霜霉病等。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7万亩次,主要有向日葵螟、棉铃虫、叶螨等,其中向日葵螟在阿勒泰局部中等发生。红花病害在塔城、伊犁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2.5万亩次,主要有锈病、褐斑病、根腐病等,其中红花褐斑病在塔城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次。油菜害虫油菜跳甲、小菜蛾在塔城地区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阿勒泰油用向日葵病害重于食用向日葵,病田率达35%。连年种植土壤菌量大,雨水天气利于菌核病的发生。 其他经济作物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3.06万亩次,病害27.91万亩次,虫害55.15万亩次。甜菜病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12万亩次。病害轻发生、局部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2万亩次。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白粉病、褐斑病等。虫害轻、局部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1万亩次。主要有茎象甲、普通象甲、甜菜夜蛾、盲椿等,发生区域巴州、博州、塔城。加工番茄、色素辣椒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2.5万亩次。病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2.85万亩次。主要有番茄疫病、灰霉病、果腐疫霉病、立枯病、细菌性斑点病等。虫害偏轻发生,塔城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9.65万亩次,主要有棉铃虫、辣椒蚜虫、地老虎等,发生区域为巴州、喀什、塔城。枸杞虫害在博州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1万亩次,其中枸杞瘿螨发生面积8.1万亩次,其他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次。小茴香病虫害轻发生,发生面积3.34万亩次。病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4万亩次,根腐病在巴州中等发生0.8万亩次,发生区域在巴州、喀什、吐鲁番。虫害轻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次,主要有叶螨等。万寿菊、甘草虫害主要有叶螨、棉铃虫、蚜虫,在喀什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4万亩次。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dl/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酷热的非洲到严寒的极地谁会是下一位气候
- 下一篇文章: 冈仁波齐为什么我们对一种电影充满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