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
“喂!巴特,放学后,去药店买感冒药给亲戚送去,顺便把丫头接上,今晩去另一位亲戚家去。” “你别忘了,你买一些羊肉、皮牙子。” “我在学校门口等你们。” 王晓玲老师放下手机,收拾好东西走出办公室。今晚要去亲戚家是她的学生阿布都-沙拉木的家。阿布都-沙拉木一家四口,他的父亲哈木热-伊塔洪去县里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已有半年了。母亲吾马布-肉扎洪照顾他和妹妹乃则热娜-哈力木热提。 寒冷冬天,天气黑的早,这才是下午7点大街上的路灯亮了起来。巴特是一位蒙古族青年,在察布查尓县海努克乡切吉村小学从事汉语教学工作。而他的妻子王小玲是回族,在伊宁县巴依托海乡中学从事英语教学,结婚六年了,两地分居。今年秋季王小玲老师报名支教来到察布查尓县海努克乡中学,三岁多女儿终于天天能和父母呆在一起了。 在阿布都-沙拉木家的木栅栏门口,四十多岁的吾马布-肉扎洪大婶见到他们嘤嘤哭泣起来,原来,维吾尔族的习惯就是这样:妇女们乃至男子们和久别的亲人相会的时候,总要尽情地痛哭一场。 阿布都-沙拉木家早在年就盖了平方米的新房,发展养殖业。院子很大,几匹马悠闲自在,棚圈外拴着十来头牛。 巴特放下肉、菜、衣服。今天特意还带给吾马布-肉扎洪大娘一本维语文版的新党章、十九大工作报告,转身去了棚圈弄草喂牛。 王晓玲老师与吾马布-肉扎洪大婶一起做起饭,晚餐是羊肉抓饭。王晓玲三岁多女儿一点不认生阿布都-沙拉木的妹妹玩了起来。 不一会,饭熟了。一家人一起盘腿坐在炕上,吃着香喷喷的抓饭,开始拉家常、聊生活,愉快地交流起来。期间,乃则热娜-哈力木热提用国语演唱了国歌,她吐字清晰,嗓音甜美,实在出乎意料。 巴特拿着十九大工作报进行宣讲时,吾马布-肉扎洪大娘言谈中流露出对党的忠诚与感恩。她也拿出几张信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汉文,原来这是她的儿子按学校要求学习党的十九大的感想体会,准备明天在升国旗时做宣讲。王晓玲老师仔细读着,修改语句。 在温暖的房间,巴特一家人与亲戚大娘一家暖人画面,感到心里涌动阵阵暖流,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团结带来的别样温暖,体会到基层百姓淳朴的情怀和他们向往文明富裕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夜幕降临,星星闪烁,静谧的田野上偶尔传来马嘶的声音。这一晚,巴特一家人睡得很踏实,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dl/1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天世界千年之约
- 下一篇文章: 不忘初心让爱前行爱心接力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