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生态园绿了大地,富了乡亲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俯瞰生态园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走进察布查尔县海努克乡琼布拉克村千亩生态园,芳草碧绿、空气清新,护林员热布尔古丽·吐尔汗正认真打理着果树,闲暇之余,还拿出手机“咔嚓”来几张自拍,脸上的自信与幸福溢于言表。 “以前这里是盐碱、山坡地,传统农作物种植收益不高。经过这两年的土壤改良,我们种上了果树,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生态环境好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望着生态园里葱翠繁茂的树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何成蓉面露喜色。 林间劳作 琼布拉克村位于伊犁河南岸天山脚下,气候宜人,自然风光优美,如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一直是工作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为此,工作队和村“两委”将解决土壤盐碱化、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作为重中之重,利用水土光热资源的优势,打造千亩生态园,引导村民走上“生态+扶贫”的路子,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万事开头难,找好致富路是关键。工作队和村“两委”商议,依托海努克乡新蓝图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管护模式,从林果种植、繁育、销售等方面寻找村民增收突破口,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生态园从年起分3期开展林果栽植,明确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分红比例,确保各方受益。 指导林间管理 采用以林育人、以林养人的经营模式让贫困户吃上了“生态饭”。年,工作队探索林下间作模式,在每排果树之间套种西瓜、甜瓜。初夏至金秋,生态园里瓜果飘香。工作队依托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方式打开销路,共销售瓜果余吨,在园内务工的村民月收入余元。 今年,工作队引进了乌克兰大樱桃、南疆大白桑、香妃海棠等经济苗木,走出生态扶贫新路子。设置林果技术培训“套餐”,由县林业局林果技术员现场为村民讲授果树栽培、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工作队和村“两委”铺设滴灌带,完善水利设施,保证了果树成活率。申请万元鹅鸭养殖扶贫项目,在生态园内发展林下养殖,在林下种植天山红菇,目前第一茬红菇收入3万余元。预计2年之后,生态园将进入盛果期,创收在万元以上,能带动余人稳定就业。 护林员巡林 如今,护林员们正精心打理着生态园里的苹果树,修枝整型、施肥浇水、疏花疏果……回想几年前村里的面貌和家里的生活,热布尔古丽很是感慨,以前村子里荒地多,现在都种上了果树,乡村环境变美了,在生态园里务工,每月有1元收入,家里的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 “生态园离家近,来回方便,家里种地养畜也不耽误。感谢工作队,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家乡变得越来越美,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和热布尔古丽一样,村里80余名贫困户相继成为生态园护林员。 走访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有了“绿水青山”,还要打造“金山银山”。工作队依托派出单位优势,探索“生态+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计划在临近生态园的天然泉水塘坝里投放鱼苗,保护水生态。以果品生产为主,结合旅游开发,打造集休闲、体验、采摘、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既能促进林果业发展,又为生态旅游注入新元素,助力村民脱贫增收。 “后期,我们还将打造客栈民宿、特色美食、观光旅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实现乡村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提档升级,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走出属于自己的绿色生态旅游扶贫之路。”说起未来的发展,何成蓉信心满满。 生态园一片欣欣向荣 五月的琼布拉克村被绿色包裹起来,在伊犁河谷绵绵细雨的滋润下,一棵棵果树茁壮成长,原先的山坡、荒地披上了生机勃勃的新绿。荒滩变宝地,沟壑变花园,生态扶贫绿了大地、富了乡亲,琼布拉克村各族群众正走在增收致富的新路上。(伊犁州“访惠聚”办公室魏荣欣供稿) 编辑:纪晓贞 责任编辑:张雪峰、刘国庆 审核:王新峰 推荐阅读习近平:疫情防控措施不能松一松、歇一歇这些行动,照亮了我们的生活“网络主播”“推销员”,第一书记原来这么拼!觉得好看,就点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dl/5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期在睡前玩手机的人,用不了多久,三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