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双十一,这些顶级纪录片送给你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顶级纪录片。 入骨的爱好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多种类欣赏纪录片。 双十一这些好电影双手奉上。 导演与电影 个人因为学习电影而观看了不少导演纪录片。 特别是鼎鼎大名的导演。你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不少东西。 《雕刻时光》导演:托尼诺·乔艾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被誉为电影界圣三位一体。 (以下简称老塔。) 影响无数后来人,近年来新锐毕赣深受其影响。 关于毕赣相关回答可以看我主页内其他回答。 影片和老塔写的《雕刻时光》同名。 让观众能看到老塔创作背后的故事。 他的创作环境,创作思考等等。 用生命去雕琢电影这句话,老塔践行了一辈子。 《了不起的巴斯特》导演: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纪录片。 谈起美国乃至世界喜剧巨匠,都绕不开巴斯特基顿。 作为和卓别林齐名的“喜剧之王”。 他生平有哪些趣事? 他是怎样的人? 巴斯特基顿为何了不起? 答案都在电影里。 《费里尼访谈录》导演:PaquitoDelBosco 诸多电影大师都有露脸。 “我不想证明任何事。对于人性我没什么可说的。” 《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导演:林泽秋 喜欢港片的朋友一定知道杜琪峰三个字的分量。 导演林泽秋是杜sir的忠实粉丝。 这部电影记录了杜sir的拍片日常。 如何入行,到未来走向都有提到。 受限篇幅只能点到为止。 “银河映像,必出精品。” 《赫尔佐格吃他的鞋》导演:莱斯·布兰克 起源于一个打赌,如果对方拍出电影,那么荷索就吃掉他的鞋子。 “吃鞋是一件蠢事,但人生有的时候就要干些蠢事。 一个成年人在他的一生中,本来应该吃一回自己的鞋子, 或者干点其他类似的事。 这话说给所有那些想要拍电影却不敢上手的人,别为资金、剧本烦恼太多, 电影是运动,不是美学,动手拍就是了。” 《摄氏零度·春光再现》导演:关本良李业华 王家卫删掉的戏可以凑出无数部新的电影。 《春光乍泄》幕后花絮,原本电影情节展开。 以及幕后工作人员对这片土地产生的感情。 意大利 《小丑》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和近年来获奖电影重名,别搞错。 这是费里尼版本。 马戏团的表演本身就十分精彩。 费里尼对于小丑情有独钟,马戏团意象不断在电影里重现。 和一般纪录片相比个人风格强烈。 土地与人 法国 《脸庞,村庄》导演:阿涅斯·瓦尔达JR 新浪潮祖母携手街头艺术家穿越村庄。 被街头艺术以及相机旅行车深深震撼。 加拿大 《北方的纳努克》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 对纪录片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纽特人的生活日常。 现代的北极圈生活已经迈入现代化,很多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过去。 纳努克一家因拍摄电影忽略正常捕食,全家在冬天饿死。 中国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差异多,有着丰富的创作土壤。 日新月异发展下,光是记录现实就有无比震撼的力量。 随着中国影视行业发展,故事片黑马导演越来越多,人才济济。 而纪录片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并不是中国没有优秀的纪录片导演,而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我们国家艺术院线发展缓慢,国内带头做的有著名导演贾科长。 这也是我喜欢贾导的原因之一,在行业身心力行,改变环境。 很多艺术电影一辈子都没有跟观众见面的机会。 只能在影展上看到,来去匆匆。 看的人少,上映档期少,纪录片导演常年资金筹集困难。 前段时间网盘导演出现,是一种新可能,也是无奈的新可能。 《铁西区》三部曲导演:王兵 第一部分工厂,第二部分艳粉街,第三部分铁路。 三部影片加起来九个小时。 一个时代在落日下的缩影在王兵的镜头下拉开。 粗糙的DV影像并没有掩盖美感上的缺失。 铁西区是沈阳城区,从解放前已经是工业区。 在建国后更是有许多殊荣,为中国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为一些问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企大规模下岗潮。 在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大量工人下岗,所谓“东北现象”开始出现。 细腻的情感在一段段长镜头下,像冬天的雪,一层盖一层融化。 大时代下,每个人的情感都不该被湮灭。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总导演:陈晓卿 吃在天南地北,更是源远流长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央视良心纪录片之一,可惜续作因为换导演导致口碑不佳。 看过陈晓卿导演在一些节目和活动上的采访,被他世界地图般的私人美食地图給震撼。 饮与食,人之大乐也。 有生之年也希望效仿陈晓卿导演在人间大品特品。 对于美食如数家珍,潇洒自得,写出中国自己的米其林。 《算命》导演:徐童 光是算命这个题目足够博人眼球。 自古算命先生一直是云雾中与神秘,玄学,宿命论捆绑在一起。 人们倾泻着想象与偏见,将算命先生妖魔化。 但是,我们时常忘记算命先生和他们的顾客也都是人。 他们也有自己喜怒哀乐,烦恼期盼。 生活的艰辛打不倒的乐观,让人想到《活着》中的福贵。 徐童在纪录片里玩了一回章回体结构也是颇有意思。 作品极有可看性,最长版分钟不觉烦闷。 《矿民、马夫、尘肺病》导演:蒋能杰自筹资金,拍摄十年。 无法进入院线,豆瓣蹲点給想看的人链接,网盘上映。 中国有高达六百万尘肺病患者,居全国职业病榜首。 影史经典 《持摄影机的人》导演:吉加?维尔托夫 电影眼”理论的创始人代表作,现在看来依旧毫不过时。 同时对于电影拍摄手法的创新巨大。 《夏日纪事》导演:让·鲁什 “你幸福吗?” 不是在问你姓什么。 从简单的街头访问,到深入演员的生活。 “真实电影”创始人的代表作,思考电影如何表达真实。 《夜与雾》导演:阿伦·雷乃 重回纳粹集中营奥斯维辛,感受人类遭遇的历史磨难。 画面有令人不适的部分,请注意。 许鞍华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拍摄了《天水围的夜与雾》致敬阿伦雷乃。 《无粮的土地》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 超现实主义大师布努埃尔唯一的纪录片。 经典反战电影。 身在衣食无忧的年代,我们能从中窥到人的生存能有多艰难。 当然还有许多顶级纪录片没有介绍到。 以上都是个人口味,请按需自取。 更多相关内容请持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dl/6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芬建交70周年返璞自然芬兰云游,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