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之前说过最喜欢的三个作家吗,美国的海明威,日本的村上春树,还有法国作家,被称为“世界科幻小说之父”的凡尔纳。今天的这本书也是凡尔纳的巅峰之作,奠定“科幻小说之父”名号的著作,第一次将人们对于“地狱”的认知展现了出来,这就是长篇科幻小说集“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游”之一——《地心游记》。

年5月24日,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发现一张羊皮纸,他从这张羊皮纸上的字里得到了启示:前人阿尔纳·萨科努塞姆曾到地心旅行,于是黎登·布洛克教授决定也作同样的旅行。

他在年5月27日带了侄子阿克塞尔以及足够的粮食、仪器和武器等,由汉堡出发,到了冰岛又请一位向导汉斯随行。

他们三人按照前人的指行,由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最后由于岩流的冲击,又从地中海里面西西里北部的斯多伦波利岛上的一个火山口回到了地面。

全书以紧凑的笔法记载了旅途上的艰险经历和地下的种种奇观,打开了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认知。

其实这本书的由来是凡尔纳的一位地理学家朋友——查理士·赛恩特·克莱尔·德维尔,他曾到过许多火山冒险,一旦谈到火山,便忘却了自我,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谁都会为他讲述的种种不同的火山喷发时的那种壮观的景色而着迷。德维尔还向他讲解了火山喷发的原理,多年来一直从事着火山的研究,去过各地的火山,对意大利的地质地貌情况了解甚多,因为这两个地区是世界上火山多发区。

这也是为什么书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火山,而主人公团队从火山进火山出的原因,根据与德维尔的交谈,凡尔纳构思出了一个到地心旅行的新故事。

在听德维尔讲述火山故事的同时,凡尔纳又在一本资料上读到了一篇文章,让他受益匪浅。他这本新小说的立论基点是美国步兵团的约翰·克里夫斯·西姆斯的颇为奇特的理论:地球实际上是空心的,并开口于极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与揣摩,《地心游记》在凡尔纳的笔下诞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将这本科幻巨著带进中国的,正是我国爱国主义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这本书的到来对中国尚处于混沌状态的科幻小说萌芽起了催化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jj/1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