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雀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304/8714638.html
清末著名科尔沁诗人那苏图考略——以《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为例

金巴拉

摘要:清末,以尹湛纳希、那苏图、博迪苏、旺都特那木济勒、谦福、燮清等为代表的著名漠南蒙古文学家诗人自成一派,独领风骚。以描写江南风格为著称的那苏图所著《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诗集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一个科尔沁蒙古族诗人,能够写出脍炙人口的诗句实属不易。

关键词:科尔沁;那苏图;藤花书屋;诗韵

清代是满、蒙、汉等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清末,以土默特小说家尹湛纳希、科尔沁著名诗人那苏图、科尔沁著名游记文学家博迪苏为代表的漠南文人墨客,以自己独特的文学方式抒发着个人家国人文情怀。

一、历代驻京辅国公

在论述清末著名科尔沁诗人那苏图之前,首先应该记述科尔沁左翼中旗驻京辅国公系,因为驻京辅国公那苏图的长期驻京,为其写出脍炙人口的诗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色布腾巴勒珠尔,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和硕毅亲王,是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第四代和硕达尔罕亲王罗卜藏衮布第三子,为科尔沁左翼中旗第六任札萨克第五代和硕达尔罕亲王。乾隆八年(),色布腾巴勒珠尔被授为辅国公。乾隆十二年(7)三月,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下嫁色布腾巴勒珠尔。[1](57)固伦和敬公主下嫁色布腾巴勒珠尔后,乾隆皇帝“特旨”其常驻京师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府位于京师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7号),开清朝外藩蒙古王公长期驻京之先河。色布腾巴勒珠尔为第一代驻京辅国公,由此,色布腾巴勒珠尔及其后裔亦称为驻京辅国公。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驻京后,于乾隆十七年()承袭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达尔罕亲王。乾隆二十年(),奉乾隆皇帝谕令跟随定北将军班第征战准噶尔达瓦齐,因军功,乾隆皇帝赐色布腾巴勒珠尔亲王双俸,后因罪削去札萨克亲王爵。乾隆二十一年(),色布腾巴勒珠尔授公品级,命御前行走,领队大臣,奉谕令赶赴征战准噶尔清军大营。乾隆二十三年(),跟随定边将军兆惠征战巴里坤,因军功,乾隆皇帝赐色布腾巴勒珠尔和硕亲王爵,并图形紫光阁。乾隆三十七年(),奉谕令跟随将军温福征伐大金川,并因罪削去亲王爵。色布腾巴勒珠尔历任御前行走、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圆明园大臣、管火器营大臣、镶蓝旗蒙古都统、镶蓝旗满洲都统等职,色布腾巴勒珠尔是清中期较早在八旗任职的漠南蒙古王公。乾隆三十九年(),色布腾巴勒珠尔随军征伐大金川。乾隆四十年(),色布腾巴勒珠尔恢复和硕亲王爵,病逝于军中,赐谥号“毅”,并再次图形紫光阁。[2](15、)和硕毅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去世后,葬于京师北京东直门外。

色布腾巴勒珠尔画像

固伦和敬公主与和硕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生有一子,名鄂勒哲特木尔额尔克巴拜,为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二代驻京辅国公。初袭多罗贝勒。乾隆四十年(),鄂勒哲特木尔额尔克巴拜承袭多罗郡王爵。曾任镶黄旗蒙古都统。乾隆四十九年(),其多罗郡王爵诏世袭罔替。乾隆五十六年(),因罪革多罗郡王爵,赐公品级。乾隆五十八年(),鄂勒哲特木尔额尔克巴拜去世。

额勒哲依图,鄂勒哲特木尔额尔克巴拜嗣子。乾隆五十九年(4),袭公品级,为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三代驻京辅国公。嘉庆四年(9),封辅国公。额勒哲依图先后晋固山贝子、多罗贝勒、郡王衔。历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正白旗蒙古都统等职。嘉庆二十四年(),额勒哲依图去世。

济克默特,额勒哲依图之侄,嘉庆二十四年(),降袭固山贝子,为科尔沁左翼中旗第四代驻京辅国公。道光三年(),命御前行走。道光六年(6),济克默特补授为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历任后扈大臣、右翼前锋统领等职。道光二十八年(),济克默特去世。

棍楚克林沁,济克默特之子,道光二十八年(),降袭镇国公。棍楚克林沁为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五代驻京辅国公。同治十一年(),赐贝子衔。历任御前行走、镶红旗护军统领、镶黄旗护军统领、左翼前锋统领、正黄旗汉军都统等职。光绪十年()九月,棍楚克林沁去世,赐谥号“勤恪”。

那苏图,棍楚克林沁之子,为科尔沁左翼中旗第六代驻京辅国公。

达赉,那苏图之子,为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七代驻京辅国公。

自第一代驻京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开始,历代驻京辅国公均驻固伦和敬公主府。

二、那苏图袭爵任职

那苏图(?—),棍楚克林沁之子。光绪十年()九月十五日,“那苏图以辅国公承袭”,[](卷19,光绪十年九月丙辰条)那苏图所袭辅国公为降袭。辅国公,清制,爵位名。清代内外蒙古札萨克爵位之一,为所封爵第六级,位在镇国公之下,一等台吉之上。俸银两,俸缎7匹。

在那苏图袭辅国公个多月后的十二月二十七日,光绪皇帝“赏科尔沁辅国公那苏图花翎,挑在乾清门行走”。[](卷,光绪十年十二月丁丑条)花翎,服饰名。清代官员戴在朝冠和吉服冠上的孔雀羽毛。以翎眼之多少为等差,有单眼、双眼和三眼之分。人们通常把花翎和顶子连在一起,称为“顶戴花翎”,简称“翎顶”,是清代官服制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乾清门行走,官名。隶属于侍卫处,由御前大臣统辖。职司翊卫近御。无定员,由皇帝于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内特简。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八日,光绪皇帝下旨:“科尔沁辅国公那苏图,均著挑在御前行走”。[](卷,光绪十五年正月甲戌条)御前行走,清代官名,为清代侍卫处属官,由御前大臣统辖。职司翊卫近御。无定员,由皇帝于蒙古各部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内特简。

辅国公御前行走那苏图在任职期间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欣赏,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六日,奉光绪皇帝谕旨,那苏图前往圆寂的土观呼图克图处奠辍,受到光绪皇帝给予的手串、银两、曼达、哈达等物赏赐。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因那苏图向朝廷报效银两,光绪皇帝赏科尔沁辅国公那苏图长子达赉辅国公衔。

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初六日,辅国公“那苏图署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卷,光绪二十五年八月辛巳条)自此,辅国公那苏图进入八旗都统行列。都统,官名,清代八旗组织中一旗的最高军政长官。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每旗1人(共24人)。从一品,掌管本旗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等军政事务。满名“固山额真”,汉名“都统”。都统之下设有副都统,协助都统掌管军政事务。

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初四日,“镶黄旗蒙古副都统那苏图为正红旗护军统领”。[](卷,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癸卯条)护军统领,清代官名,清代八旗护军营长官。掌上三旗、下五旗护军之政令。八旗护军营旗各1人,共8人,正二品。

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初,辅国公那苏图去世。二月初七日,光绪皇帝下旨:“已故科尔沁达尔汉辅国公那苏图之子达赉袭爵”。[](卷,光绪二十七年二月癸卯条)

三、郡主下嫁

有清一代,清朝奉行“北不断亲”的国策,始终遵循“世缔国姻”与“互为嫁娶”的满蒙联姻方针。实事求是的讲,这种婚姻就是一种“政治联姻”,即用“互嫁姻亲”巩固“满蒙和好”,在大清北部边疆竖起一道“不倒的万里长城”,为大清“遮风挡雨”,守护安宁。自顺治朝开始,清廷又实行满汉联姻,实施满、蒙、汉民族融合,以此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多元一体共同发展。

科尔沁左翼中旗与清皇室间的满蒙联姻位居整个清代蒙古各札萨克旗首位,科尔沁左翼中旗始祖莽古斯家族出现了“一门四皇后、下嫁八公主”的局面。清皇室与科尔沁左翼中旗王公贵族互为嫁娶的人数达到64人次,其中科尔沁左翼中旗蒙古王公之女嫁入清皇室26人,清皇室公主、郡主、格格下嫁科尔沁左翼中旗蒙古王公8人。而科尔沁左翼中旗七代驻京辅国公除了济克默特之外,其他驻京辅国公均与清皇室发生了联姻关系,其联姻率是非常高的。

自第一代科尔沁左翼中旗驻京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开始,历代驻京辅国公传承了满蒙联姻的“光荣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据初步统计,第一代驻京辅国公至第七代驻京辅国公与清皇室相互联姻的情况为:乾隆十二年(7)三月,固伦和敬公主下嫁色布腾巴勒珠尔;[1](57)乾隆二十八年()左右,色布腾巴勒珠尔之女嫁给绵德;[1](58)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四品宗室永雄次女县君下嫁鄂勒哲特木尔额尔克巴拜;[1](59)道光九年(9)前后,额勒哲依图之女嫁给镇国将军春英;[1](60)道光二十八年()三月,宗室奕蘧长女下嫁棍楚克林沁;[1](61)同治十二年()十二月,怡端亲王载敦第三女郡主下嫁那苏图;[1](61)怡亲王溥静第四女下嫁达赉。[1](62)

怡端亲王载敦第三女郡主于同治十二年()十二月下嫁科尔沁二等台吉那苏图,下嫁那苏图的郡主生母为载敦嫡福晋他塔拉氏。在清代历史文献中,对于郡主下嫁那苏图的记载非常少。怡端亲王载敦为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十三子允祥四世孙,怡亲王奕格之次子。咸丰七年(),载敦被封为三等镇国将军。咸丰八年(),袭镇国公。同治三年(),袭怡亲王。光绪十六年(),载敦去世,赐谥号“端”,亦称怡端亲王。

四、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

那苏图之所以能够写出著名的《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诗集,这与那苏图驻京期间经常前往江南等地实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是分不开的,这是诗人长期实际生活积累的结果。从该诗集中可以看出,辅国公那苏图诗句格律性强,使用语言精练严谨,明快细腻。诗词主题鲜明,题材广泛,形式活泼,通俗流畅。在描写风景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让人身临其境,烘托效果明显,极尽含蕴之妙。在诗词中对仗工整,语义双关,明快犀利。经常引经据典,其立意布局别具匠心,耳目为之一新。达到了“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诗言志”目的。

(一)《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序言

清末文坛涌现出了许多著名作家,在这些作家中,漠南蒙古著名文学家诗人及其著作主要有:尹湛纳希(蒙古族,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著名小说家)的小说《一层楼》、《泣红亭》、《清史演义》;那苏图的诗集《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博迪苏(蒙古族,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辅国公,僧格林沁之孙)的游记文学《朔漠纪程》;[4]()旺都特那木济勒(蒙古族,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札萨克郡王,贡桑诺尔布之父)的《如许斋诗集》;谦福(蒙古族,先世为卓索图盟喀喇沁人)的《桐花竹实之轩诗抄》;[4]()燮清(蒙古族,奈曼人,隶正黄旗)的《养拙山房诗抄》;[4](10)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女,科尔沁台吉囊努克妻子)的诗《北归草》等。[4]()

那苏图诗集《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应创作为同治晚期至光绪中期,《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诗集约首,刻刊于光绪中期。辅国公那苏图,字幼农,号藤花馆主人,[4](92)亦称藤花书屋主人。

《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以下简称《集词牌三十韵》)之“藤花书屋”为清末科尔沁著名诗人那苏图之书屋名号;“集”或指诗集;“词牌”即指填词用的曲调名。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据调来填词,曲调的名称即词牌,在一般情况下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后来主要依据调填词,曲调名与词的内容不一定有联系,而且大多数词都已不再配乐歌唱,所以各个调名只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定式。有些词牌,正名之外另标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的;“韵”,一般指韵律,也有韵类、韵书等一些内容。诗歌中的声韵和格律,是诗歌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音节和停顿的数目及位置,节奏的形式和数目,押韵的方式和位置,以及段落、章节的构造。韵律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不同语种的诗歌,由于语言结构不同,韵律的规则亦有不同。

清末著名喀喇沁诗人旺都特那木济勒在《集词牌三十韵》刻刊之际,为《集词牌三十韵》写了序言。旺都特那木济勒在序言中写道:“曲调之兴本由唐代词牌之盛,莫若国朝。然皆因谱填词,随声寄调,求其珠联璧合”,[5](序言)这充分肯定了清代诗歌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对于科尔沁著名诗人那苏图的诗作,旺都特那木济勒评价到:“惟藤花书屋主人,帝室屏藩,天家柱石,三生哲匠,一代清才”。[5](序言)旺都特那木济勒在评价《集词牌三十韵》时写道:“每当退食余闲,恆见披吟不倦。泼墨而云,乱落挥毫,则朱玉齐飞铁板以高歌,都无俗韵。抚铜纭而低唱,惯谱新声,岂徒兢词曲之片长。诗牌之小技也,哉然性之近者,趣自深焉。因而鱼贯曲牌,顿使蝉联诗句,绿意红情皆妙谛,碧云白雪尽成章,木兰花海棠花悉入生花之笔。章臺柳,陽关柳,俱填折柳之词。凤凰台上憶吹箫,曲传仙子鹧鸪。天边思佳客,信寄王孙步步娇。行踏莎之美,人人咏,声声慢,度传言之。玉女堪吟长相思,極相思,思种江南红豆。春光好,风光好,好吟月下翠楼”。[5](序言)在描写那苏图与光绪皇帝的关系时,旺都特那木济勒这样描写到:“感皇恩之理,醲渥春满锦堂,贺圣朝之承平。秋登桂殿频邀上,赏赏宫花,谱就元音欢庆归”。[5](序言)由此可知,光绪皇帝曾在秋季频频下旨让科尔沁诗人那苏图进宫欣赏皇宫花卉,可见诗人那苏图与光绪皇帝关系之密切。旺都特那木济勒所写序言的时间为:“光绪十四年()岁次戊子孟春惊蛰前二日”,[5](序言)也就是说,《集词牌三十韵》的刻刊时间在光绪十四年()年春季之后的光绪中期。

(二)《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诗词

那苏图所著《集词牌三十韵》诗集约首,本文只收录其6首诗。该6首诗主要采取比喻、借代、对偶、用典、白描等手法,实行动静结合、抑扬结合、诗画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有道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诗人以大量的笔触描写了江南风花雪夜的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将叙述、描写、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富于哲理,极含深意,鲜明的突出了诗的思想内容。

1、秦淮夜游[5]

秦淮书舫醉春风,

荡入西江月夜中。

水碉歌声声慢度,

一船灯火满江红。

2、春夜闺情[5](1)

阳台梦醒口云口,

月上海棠风入松。

愁倚栏杆怨薄倖,

长相思到几时逢。

春光好雨润如酥,

绿意红情似书图。

一曲游春歌大有,

锦缠道上宴清都。

、拟夜闺怨[5](2)

杨柳枝头乌夜啼,

伤清怨处翠眉低。

无端一夜芭蕉雨,

寒锁阳台梦亦悽。

4、拟赠歌妓[5](2、)

玉人歌慢步香堦,

琴调相思谱暗谐。

明月遂人来弄影,

探春花下握金钗。

5、喜见早梅[5]()

蓦地春从天上来,

为探芳信祝英台。

东风第一枝头见,

锦帐春寒已放梅。

6、憶友书怀[5]()

几度桃园憶故人,

桃花簇水武陵春。

至今零落沙头雨,

隔断垂杨碧玉津。

参考文献:

[1]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m].北京:故宫出版社,.

[2]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g].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清德宗景皇帝实录[z].台湾:台湾华文书局印行,.

[4]恩华纂辑.关纪新整理点校.八旗艺文编目[g].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6.

[5]那苏图.藤花书屋集词牌三十韵[m].光绪中期刻本.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原创版权

投稿邮箱:

byjw11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jj/9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