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天

7.11下午~7.12早上

禾木村

行程:

禾木村

禾木村交通:

1.禾木村游客中心买门票和车票。2.坐景区大巴约50分钟进入禾木村外。3.换公交车进入村里,村里有很多站,自行记住需要到达的地方。

禾木村

禾木村的位置??,可以看出是在非常遥远的鸡尾巴上方,距离西北的边境线只有几十公里。

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边境附近的禾木村,以其优美独特的原始山野风光迅速走红,被誉为中国第一村“神的自留地”。

禾木村现有余人,其中蒙古族图瓦人有多人,以蒙古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为主,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目前主要是开民宿和旅游周边服务的生意人。)

门票:50/人,学生票25元/人;车票:52/人,无半价;保险:5元/人。喀纳斯景区跟禾木村很近,就是被群山分隔的不同山沟。

1.禾木村游客中心即景区大门处买门票和车票。

2.坐景区大巴约50分钟进入禾木村外。

3.换公交车进入村里,村里有8站。(1.洪巴斯---2村委会---3卫生院---4美丽峰---5白桦林---6哈熊沟---7乡政府---8喇嘛庙)。

禾木村图

禾木村图

禾木公交站图

禾木观景点图

关于图瓦人

中国图瓦人是一支古老的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

关于图瓦人的历史,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来的士兵繁衍的后代。图瓦人多穿蒙古长袍、长靴;居住的木屋用松木垒砌,有尖尖的斜顶。他们以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为主要饮食,常喝奶茶和奶酒。在一年一度的“敖包节”中,图瓦人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活动。他们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每年都举行祭山、祭天、祭湖、祭树、祭火、祭敖包等宗教祭祀仪式。也有说是是蒙古乌良哈部落的人(明朝的朵颜三卫),还有一说是由突厥人过渡到蒙古人的过渡民族。

而我更喜欢下面的文字:“喀纳斯湖畔群山绵延,森林起伏,深陷其中的村庄气息微弱,姓氏单薄。茫茫林海中,狩猎搭伴的两个人前后紧随,像孤舟在汪洋中沉浮。他们照例将一天中捕捉到的第一头猎物放归,他们总是在春天不猎杀怀孕的狐狸,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里所捕猎的大棕熊数目不敢超过两头。他们谨循父辈的训诫,甘心驯服于世间万物,哪怕是一草一叶。他们两个人孤独地越走越远,在更远的地方。看到他们的人不禁大喊道:“啊,看,那里有两个人!一定是‘两个人’!”在北方的大国里,“两个人”的发音就是“德瓦”,渐渐地,“德瓦”、“土瓦”便成了外界随意加于喀纳斯土箸人的称呼。只因他们入林狩猎总得两人结伴,似乎少一个人便不能互为见证,多一个人便是对林中神灵的打扰。”-----摘自李娟《喀纳斯的秘密》到达禾木村游客中心从克拉玛依市出发,开了将近8小时后,下午2:40,终于抵达沟底禾木游客中心,停车场和售票处都在这里。老公知道需要坐大巴进村子,所以我昨天就在酒店把两个箱子收拾了一下,只带了一只皮箱,里面装着必需品:烧水壶,洗漱用品,床单被子枕头和儿子要换的内衣和贴身T恤,我和老公将就一下就行。嫌照相太烦,去找买票的爸爸去了。¥(两大一小,门票(50/人,学生票25)+车票(52/人,无半价)+保险5元/人),这个门票车票要一直留着,等下进村还要检票,换车和回来坐车,也还要检车票,有效期到第二天。3:10区间大巴发车。通向禾木村的山路又开始从沟底往上爬升,山底以白桦林为主。山间的水呈蓝绿色。山间草地各色野花怒放。大巴上用手机抓拍的,有点糊。途中还下起了大雨。别说这是“神的自留地”,就说神仙正在这里修炼,我也相信,太美了。终于又下到了另外一处山沟,树林间,建筑物若隐若现。大巴的玻璃上都是水。进村40分钟后,下午4:00区间车到了禾木村。接着又要坐车——公交车,不用买票直接上,好吧,拖着行李又挤上公交车,还好只拖了一只皮箱。10分钟后,按照民宿老板的指点在第二站——村委会站下了车,刚才在禾木村门口路面还是干的,几分钟后的这个站,路面已经全湿,天空下着小雨。老公下午在路上一直在跟客栈老板联系,她说“下了车跟我联系”,我还以为公交站会有人接,哪里知道只有冷风冷雨相迎。

7月份,凄风冷雨呀,我穿着抓绒卫衣都冻得手疼。

老公好说话,他又根据民宿老板的电话指示,拖着行李箱带着我们往客栈走去。禾木有舍

好几十米的距离,蒙蒙细雨中走得我一头火,更火的是走完水泥路之后,还要通过十几米的泥泞路面才能到达客栈,我自己走路不要紧,生怕皮箱的轮子坏了,最最火的是----客栈老板明明看见我们找不到具体位置,不出来引导一下,就在在院子里冒了个头大喊:“这里!这里!”最终让我爆发的是看见客栈门口有两辆带斗的小三轮。

我很不高兴地说:“你们有三轮车也不知道接一下站?我们拖家带口地拖着这么大个皮箱!”

我可没老公那个好脾气,这么些年住了这么多店,什么条件的店没住过?哪个私家车不能直达门口的民宿老板(尤其是小民宿)不是亲自到停车场去接?女老板(或许是员工)的托词是“我不知道你们有皮箱,别人都是背着包来的”。哼哼,我在公交车上,明明看到的那么多皮箱,都是用肩膀扛着来的吗?

总之,我对这个老板的印象就是“懒!”

真的太懒了:

客人来了不接,你投身服务业难道就是来这村里享受岁月静好?

院子里真是一点都没打理,虽然有不少花,但都是野花!野花!一眼就能看出是野花!跟外面草原上的品种一模一样。

更可气的老公和儿子还毫无怨言,我为他们争取正当利益,他们觉得我是在找茬!

入住布尔津禾木有舍,¥元/晚(旺季一天一个价,第二天又涨了)。民宿的院子,左手边的那个小破屋是“行政楼”,民宿的办公室,大约老板吃住在那里。办公室对面,隔着院子的是一排客房,中间那个是我们的房间,开门见土,在我看来,这跟露营都没有什么区别啦,仅仅多了个屋顶而已。这要是我家院子,我就是不睡也能给杂草拔了,把院子好好打理一下,否则哪里好意思开门待客,哪里好意思在网上秀自家客栈。网上那全部是找角度拍的!真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环境。开始我还以为是村委会要求保持这种原生态不让拔野草的,后来见到别的院子,有打理得特别好的,一下子就能看出每个店主的勤快程度了。这个村,也是大半年大雪封山(10月底~次年5月),全靠暑期档和金秋10月的美景营业几个月,不到半年的接客时间,所以很多民宿也是赚一把就跑吧。

房间里面也是让人恼火,房间很窄,墙板很薄,无任何隔音效果。我在青海湖边住过帐篷酒店,条件不比这个好,但是住得却很舒心。

那里尽管是帐篷,却打理得很清爽,帐篷区的地面是绿草如茵,房间里比这还窄,室内却十分干净整洁。??(青海湖边)这还有个木头墙和屋顶呢,室外的院子却如瘌痢头一般,室内也是马马虎虎。

卫生间窄得连门都关不住。我怒气冲天地把酒店的配置全部都单独放在一处,摆上自己的用品。暖气没开,有电热毯,晚上宁可开电热毯也不敢加盖他们的被子。儿子老公却在外面玩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儿子,对这种环境简直太满意了,他一眼就看出这是理想的抓蚂蚱之地,马上就喝光了一瓶水,拿着空水瓶一会儿就抓了好几只。

不过当时坚持要体验小木屋的也是我,老公问我要住哪种,我说就是照片上那种小木屋。

结果跟上次在延安住窑洞一样,硬件太差。

想想当年在云南元阳梯田的时候也是,我很想住哈尼族的蘑菇房,结果老公说住宿条件不行,订了正常民宿,我当时还不高兴来着,后来到菁口村玩,从进村到出村,呼吸到的都是猪粪牛粪味道,要是住那里,真是苦不堪言。

所以体验式旅游,也要有心理准备的。前面那些怒火都是冲着民宿老板的服务去的,虽然木屋设施极为简陋,既来之则安之,老公说自驾游就是“要不怕苦,要不计较不抱怨,要舍得花钱”,我们花了星级酒店的价格得到了个毛坯房一样的原始木屋,跟前面窑洞一样,开始体验吧!

周围环境是没得说,古木参天,芳草鲜美,空气冷冽纯净。我们顺着民宿的木头栈道往下面走。

下面还有一片院子,也属于这个民宿。院子里的草更原生态一些,完全没有开荒的状态,不过也比踩成秃顶的上院要好看多了。下面一排都还没有客人入住,房间的门都开着,我进去看看,感觉比上面的状况要好,房间好像是新的,难道下面这排都是是新盖的小木屋?马上有了换房的想法。老公说这里虽然看上去更宽敞,只是因为床更窄才显得房间宽,另外这里是蹲坑,而且床头柜也没有,就放两个树墩,虽然我们那个小床头柜也没什么用,而且我们的房间比这里贵块。想想那个床太窄了,挤不下两个人,还是作罢。禾木村顺着河边的路往老公说的桥那边走,关于禾木,之前我只知道小木屋,所以来了跟着老公走就行了。村子周围树林茂密,芳草遍地。禾木河里流水湍急,河岸边古木参天。

偶遇一只傲娇的小白羊,以为我们有吃的,跟着我们嘴巴伸得老长,老公随手扯了一把草送过去,谁知道别人很嫌弃地掉头就走,好像在说:“草遍地都是,本羊需要的是零食!”

儿子还怕羊咧。顺着村道慢慢走,途中遇到不少木屋,有小商店,小饭馆,经营状况都不太像能接待游客的景区商业铺面,真的有些偏僻村里的样子。还有正在紧张搭建的木屋,看样子一个月后就能开门营业了。传统的图瓦人用松木搭建出房屋,将木头两端挖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每家的门一律朝东开,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努克”的草填满在木头缝里,这种草吸水后膨胀将缝隙填满,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这样就能遮挡风寒。他们不砍活树。村里很多鸟,儿子老公说是鹰和秃鹫,满天都是,我看着黑乎乎的,总觉得是乌鸦。

边玩边走,到了村子商业中心的样子,饭店多了起来,雨也大了,我们想先吃个饭顺便避下雨,走了几家,门口都挂着羊肉,后来看到一个“川菜”,刚走进去,黑乎乎的,腥膻味让人几欲作呕,赶紧退了出来。在小姨家,他们煮羊肉的时候我就坐在旁边也没闻到什么膻味,后来还尝了两口清水煮羊肉,虽然不敢继续,但是那味道也不是平时印象中的羊骚味,而且鲜味。

禾木河虽然下午5点多了,又下着雨,但是我看到那些小饭馆,一点胃口也没有,老公建议先去禾木桥那里看看。过了桥有一片白桦林。上山观景发现好多人往山上走,问了山下做生意的,说是上面有个观景平台,半小时能上去,我们也穿着雨衣跟着往上。儿子一路不情不愿,我说:“你看登山可比考试容易多了,上去就是分,不存在什么错题漏题的状况,这山又不高,上去分哦,多美!”好说歹说,甜言蜜语,20分钟后,冒雨到了山顶,也不能说是个山,其实就是个草坡,设了栈道,可以俯瞰整个禾木村。没有广角镜头,从左到右逐一拍吧。

连起来看,整个村子就是这么大。

禾木村最出名的照片除了拍木屋,基本上都是从这个角度拍的,今天下雨,有些朦胧。

观景平台后面更深远的山林。有马队悠闲地走过绿色的山脊,村里有骑马上山项目,而且还有徒步/骑马路线,可以走去喀纳斯景区那边。观景平台这个小山顶很平,栈道貌似很长,可以深入草原,看看风光拍拍照什么的。我刚看了几眼村子,拍了几张照片,就在我正盯着一位美女在寒风中脱掉外套,露出吊带裙摆出各种Pose,就在我正在揣摩怎么她微微动动脑袋,摆摆肩膀,怎么就看上去那么美的时候,儿子已经嗖嗖嗖的兔子一样下山了,边跑还边往后对着我们摆摆胜利的小手。我和老公赶紧忙不迭地跟上去,儿子跑得真快呀,老公说他的膝盖正在滋哇乱叫,跑不快,我的膝盖虽然安静如鸡,但是我下山向来怕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敢快,平时我们俩爬北高峰为了保护膝盖,都是徒步走上去,然后再坐缆车下来的,今天为了儿子,我们也只好颤巍巍地加快了下山的脚步……老公发力去追......穿着黄色雨衣的儿子已经跑到山下小桥了,老公还没有下完山,而我的位置更高。一直下到山脚下,过了桥,才敢跑起来,追上儿子,小子跑得真快呀,也不怕滑倒。一会儿就已经冲到了禾木桥上,从5:40~6:25,我们上山--观景---下山,只花了45分钟。这座带门的桥,最早是白俄罗斯人用原木和铆钉修的,桥上并没有门。年,桥旧得不能使用了,当地人就拆了旧桥,在原处建了座新的带门的桥,上画主席像和“为人民服务,斗私批修”等字样,因为是边境地区,那是每天晚上还有两个人在桥上站岗。当然现在老门扇也没有了,这两扇也是新的。儿子对老公的骚包动作很是无语,木呆呆地拍完一张到此一游,就不屑地转身走了。我走过禾木桥的时候,猛地闻到一股炒倒笃菜的香味,简直口水直流,觉得可以配好几碗米饭,可惜那个香味转瞬即逝,但是我还是告诉了老公和儿子这个令人兴奋地消息,接下来了我们就往最有可能传来香味的桥左边一个店走去,进去却发现是个咖啡馆,很干净,跟刚才看到的小饭馆不是一个调调,儿子要了一个蛋糕。

老公问这里能不能点餐,一个在咖啡店里嗑瓜子人告诉我们,出门左转就是饭店,起身就把老公领去隔壁点菜了,原来是在咖啡店里接客的饭店老板。

旁边的饭店看着蛮清爽的,晚饭就在这里解决。

进门一看就放心坐下来了,终于找到了一家正常的饭店。

后来发现这里还有住宿,还包早餐,而且我发现老板把他房前屋后打理得都很清爽,杂草拔了,栈道间种了菜。不是怕麻烦简直就想搬来,这里离观景平台多近呀。菜价也正常,我们点了特色的两菜一汤,服务员就叫着够了够了,然后告诉我们需要很久,鱼才能做出来,意思就是请我们耐心等待。

菜价

儿子有备无患,吃起了刚才买的蛋糕,老公又出门买了一个烤玉米。终于,在我们坐下来40分钟后,第一个菜终于上来了,当地特色----阿勒泰狗鱼,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种冷水鱼,学名白斑狗鱼,哈萨克语称“乔尔泰”。番茄炒蛋总不会难吃,鸡蛋比番茄多,狗鱼就不行,肉粗,老,也不是煮老的,而是肉质就粗老,手机买单完,哈萨克小伙子来收拾桌子的时候,笑呵呵地说:“怎么没有吃完呢?”我们只能推辞说:“不好意思,浪费了,鱼太大了吃不了”鱼确实大~~那个番茄炒蛋的盘子是我们正常盛菜盘的大小,对比一下就能知道狗鱼的长度了。禾木村吃完饭又在街头逛了会儿,看了一下喂鸟,看他们叼肉的准确度和凶猛程度,确实是鹰和秃鹫。烧烤店小伙子边用鲜肉喂鸟边照顾客人:“羊肉串5元,快进店排队呀!”。鸟群吸引了大批游客,当然也有不少进店消费的,还真是很独特的广告。我们又去小卖部转了转,想找点能当早餐吃的,我们那个客栈不包早餐,而且附近貌似没有饭店,小店里能选择的东西不多,真后悔没有把车里的馕带过来,我们想着这么热门的景点不可能没吃的吧,哪里知道配套服务真的有点跟不上,最后买了点蛋糕、牛奶和当零食的瓜子,手机支付。小蛋糕和牛奶的味道不错,是我们第二天爬喀纳斯观鱼亭的重要补给。瓜子不好吃,齁,吃了几个放那里第二天也没带走。儿子有点反胃,大约是最近吃饭都不对劲,小卖部的老板说:“人们到了这里通常胃口很好,又能吃,又能喝。看他们的宣传片都是碧水蓝天,“层林尽染,秋林映着落日”,所以最美的季节应该是秋天。正如禾木村的宣传片说的“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态”,真的很原始,院子里的野草也不拔一下。

所以村子里我倒是无所谓,吸引我的是村子所在的这个环境,实在是藏在深山里的明珠,大片的草场,满地的野花,以及参天的古木,纯净的空气和山涧。

这两人真是吃饱了,走着走着开始比谁的屁股更厉害。村子里相当原生态天色渐晚,我们也不再逛了,村子本来也不大,观景点不多,但是要是一个个跑去看,还是有点累的,登高看一下,再在村子里转转就好了。每次都说出来看星星,实际上我晚上一次都没有看成,因为太冷,天还没黑就躲被窝里了,等天完全黑透了十一二点,我哪里还会起床跑出去呢?晨曦中的禾木村第二天清晨五点多,老公就起来了,说是要去昨天那个观景平台看日出。这么冷,我就是不陪儿子,估计也起不来。早上5::55在桥上太冷了,使劲跑,10分钟不到就上来了。若有若无的晨雾低低的飘在村子上方。几分钟后,山腰上也有了一层薄雾6:30东边的山谷口,云层的缝隙镶了一层淡金色的边,这已经是极限了,今天多云,等到七点,太阳也没有露出脸来。

??晨曦中的禾木村

7:13,看来不会有光芒万丈的日出了,下山,下到桥头后,又给我们买来了热乎乎的早餐--包儿沙克,一种哈萨克牧民的面食,味道就跟油饼差不多,寒冷饥饿的早晨,几个冒着热气的包儿沙克对胃确实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尽管在山上冻得瑟瑟发抖,清晨的温度在10度左右,但是思想上还在夏天,所以同样温度下,夏天比秋冬天更抗冻一些。快8点了,天空的云量开始减少,蓝天渐渐露了出来。

MorningKiss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第20天7.12离开禾木8:10,离开禾木有舍,回头再看一眼泥泞的小路。尽管昨天老板说会送我们去公交站,但是我们从来都不是麻烦别人的人,收拾好房间自己拎起皮箱就走了。这间糟糕的民宿没有影响禾木的美,我还愿意再来住一住,当然是重新找个舒适的木屋??。搭乘村内公交很快就到了停车场。阳光驱散了厚重的云,天空湛蓝,晨雾还低垂在山脚下。8:30大巴离开禾木村。

车上听见有团队的说他们晚上在床头发现巨大蜘蛛,有导游说他们一般是先去喀纳斯,在贾登峪住一晚,第二天上午禾木,下午就走,不在这里留宿,因为条件太差。当然也有摄影爱好者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的,等待时机,等待光线。

山沟里有的山头阳光灿烂,有的山头白雾轻笼,而有的地方却浓雾笼罩,开车的视线都很模糊,山区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9:20返回禾木游客中心,正好看见大批旅游团进村。暑期旺季来临,接下来一个多月,游客会一天多过一天,我们住的那个小破木屋,当天价格又上涨了元。去停车场取车去喀纳斯。禾木,这藏在深山里的精灵,大片的草场,满山的野花,参天的古木,纯净的空气和山涧,都让我对她流连忘返,希望有机会再去小住。第二天在喀纳斯看到在宣传“冰雪喀纳斯”,想象一下:在大雪茫茫的林海深处,坐在狗拉爬犁上在雪地奔驰,在炉火温暖的小木屋里偷闲......真是太令人神往了。下期继续喀纳斯之旅。下期继续

往期回顾

年暑假·杭州~新疆·28天自驾?克拉玛依市年暑假·杭州~新疆·28天自驾?赛里木湖年暑假·杭州~新疆·28天自驾?走亲戚年暑假·杭州~新疆·28天自驾⑩那拉提草原年暑假·杭州~新疆·28天自驾⑨巴音布鲁克草原年暑假·杭州~新疆·28天自驾⑧雨中的独库公路年暑假·杭州~新疆·28天自驾⑦沙漠公路·库车年暑假28天杭州~新疆自驾⑥罗布人村寨年暑假28天杭州~新疆自驾⑤吐鲁番年暑假28天杭州~新疆自驾④经甘肃进疆年暑假28天杭州~新疆自驾③宁夏银川年暑假28天杭州—新疆自驾②开封--延安

年暑假28天杭州—新疆自驾①杭州—开封

.4.30~5.3世园会行程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展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展区)珠海长隆海洋世界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曼殊绍兴·安昌古镇绍兴·新昌大佛寺镇江·西津渡街镇江·金山寺

镇江·中国醋博物馆

莫干山

更多旅游







































白癜风怎么冶
青海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ly/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