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ldquo琴rdquo与l
“大提琴虽然是西方乐器,但在中国音乐家手中,演奏出来的中国音乐极富东方魅力。”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娜木拉 娜木拉曾说:“虽然我是教西方乐器的,但作为老师,只有演奏的技术是不能打动人的,必须在文化方面有深厚的积淀,才能更好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以,勤奋好学的娜木拉意识到自己在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不足,从年起就开始“充电”,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国学,整整坚持了8年。?这大大的增强了她的文化归根意识。西方的乐器已经走进国门很多年,可是中西方艺术环境的巨大差异,在中国推广大提琴,需要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大提琴作品,她大力支持、鼓励青年作曲家进行大提琴原创乐曲的创作,“要有自己的作品。这是音乐教育领域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用西洋乐器演奏民族音乐,用中国音乐讲述中国故事,是娜木拉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 大提琴有宽广的音域,优雅、深沉的音乐质感。娜木拉演奏的大提琴温暖柔和,琴声宽厚内敛、气韵悠长。少年时学于西洋古典音乐,青年时回归传统文化,寻求用大提琴讲好中国故事,用音乐诠释中国文化,这就是娜木拉从“音乐出走”直至文化回归的历程。 年娜木拉与代博合作录制了专辑《古佳耶·大提琴与北方游牧民族音乐》,以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音乐为素材,倾情演绎游牧民族歌谣与西方乐器对话,弓弦之下厚重、深邃的琴声歌颂着祖先的传奇,诉说着历史宽广的沉思,其中包含了《送亲》《黑云雀》《古佳耶》《鸿雁》等广为流传的作品。专辑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广大乐迷的喜爱与追捧,获得“十大发烧唱片”的“年度最佳器乐演奏奖项”。 很难想象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会如何在西洋乐器的琴弦下歌唱,但是当我们的灵魂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时,音乐便跨越了这条国境线,像一片苍茫草地上的马,可以肆意奔跑,也有一处可以容它落脚。“大提琴幽寂,似读透世事浮沉的目光”内蒙古草原的壮阔豪放、马头琴声音的率直和气势,鄂温克族民歌充沛的情感,与大提琴等其他乐器元素相得益彰,勾弦之下厚重、深邃的琴声,歌颂祖先的传奇,寄托着对历史宽广的沉思。 娜木拉说:“大提琴具有别的音乐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无论拉传统的还是拉民族的作品,拉好了都会给人一种震撼。它音域宽广、近乎人声,跟人有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她认为,大提琴乐器的曲目对东西方文化有较好的兼容性,推而广之,西洋乐器的学习也不一定建立在国外的学习生活经历之上,因为“音乐语言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年3月8日19:30,娜木拉将登台中山音乐堂的舞台,与著名指挥家陈琳、北京交响乐团合作演奏《鸿雁》《思乡曲》《使命》等作品,用西方乐器诠释中国作品的独特魅力。想当场感受独特大提琴魅力的大家可以长按下方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tq/4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武商十堰国际电影城1月9日最新影讯
- 下一篇文章: 日本养老政府推动用机器人代替人力,咱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