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可能改变我们的未来。那些捍卫环保的艺术家们期待以脑洞大开的作品来唤醒更多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并不仅仅存在于口头上,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垃圾时代:我们制造垃圾。而我们最终也将成为垃圾,我们想要的不是这样一个世界。

德国艺术家HASchult是位用艺术作品阐释生态不平衡问题的欧洲艺术家,他从年开始便致力于将生态新意识带给公众和世界,其中赫赫有名的作品就是“垃圾舰队”。在几十位助手的帮助下,艺术家将压扁的易拉罐、丢弃的计算机零件和其他物品收集起来,制造成令人震撼的垃圾人形象。

每一个垃圾人都是按照和人类1︰1的大小制造的。HASchult从年起就带着他的舰队漂洋过海,已经在全球各地进行了巡回展出。通过这些外形奇特的垃圾人造型,让人们更多地反省快速消费文化下的拜物主义是多么一文不值。

异想天开的街头艺术描绘出大自然最真实的面貌,成堆的垃圾为城市创造出迷人的艺术色彩。

利用荒地、废弃的工厂或者只是随机找到的废物重新组合创作出新的城市景观。葡萄牙街头艺术家ArturBordalo出生并成长于里斯本,他利用收集到的垃圾创作出造型独特的艺术作品,如顽皮的猫头鹰肖像及废旧塑料瓶做成的海浪、游泳的鸭子、巨型昆虫等,让人们感悟到再创造的魅力。

艺术家希望通过他的这一举动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引起人们对废物生产、未被循环利用的材料污染问题的注意。他的街头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也成了当地的标志性街景。

遒劲苍老的树枝与柔软轻盈的塑料袋形成视觉对比,色彩缤纷的塑料袋如花般精致闪耀。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PascaleMarthineTayou让树“长”出了塑料袋,这些废弃塑料袋被作者诠释为“树之花”,无论在视觉还是精神层面都具有极大的冲击力与挑战性。白色长廊上,以一种颠倒现实树木生长方向的水平位置,肆意横生交错着复杂的黑色枯枝,成百上千的彩色塑料袋挂在树梢上明目张胆地招摇。

艺术家所展示的不仅是一场视觉艺术,更是环境与心灵的对话,他的作品向观众传递了乐观的信号:即便是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人造物,也可以如自然物一样美好,人类仅仅需要想办法让两者和谐相处。

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收集塑料瓶,艺术团体用直观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到每天究竟要产生多少废物。

艺术团体Luzinterruptus在马德里主广场用1.5万个塑料瓶打造出一座长方形的迷宫,每到傍晚时分灯光亮起,梦幻般的迷宫显得更加晶莹剔透。

然而艺术团体表示,这件装置艺术的外观美不美并不重要,他们刻意在迷宫内布置复杂的路径和狭窄的走道,通过不停地转身,营造出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而这种压迫感,或许就是大自然平时“消化”被我们丢弃的废弃物时最真实的感受吧。

为了影响人们的行为,首先得吸引他们的眼球。吸引他们,感染他们,让他们去思索。

塑料小玩意儿在海滩上非常易见,这些塑料碎片会让海洋生物受困、窒息和挨饿。塑料颗粒能存在年,释放有毒化学物质,从而进入海洋生物链和我们体内。英国摄影师MandyBarker的这一系列美丽而触目惊心的作品就叫作“汤”,它们以漂亮的色彩和神秘的排列方式引人注目,但细细看来,这些似宇宙尘埃般飘浮的物品都是人类抛弃在海里的生活垃圾。

摄影师悉心创作这组作品,正是想用它的“美”来刺激观者的情感,在震撼之中唤醒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美到令人窒息的美人鱼提醒人们:鱼儿栖息的大海正遭到人类毁灭性的破坏。

一组以“美人鱼讨厌塑料”为主题的照片中,漂亮的人鱼躺在由个塑料瓶拼成的“大海”中。加拿大摄影师BenjaminVonWong从美国的一家垃圾回收场收到废旧的塑料瓶,在一间仓库中和一群志愿者花了两天时间将这些瓶子清洗干净,又花费三天时间用这些瓶子拼凑出许多美人鱼的奇景。

据统计,到年,大海中的塑料制品数量将超过鱼的数量。摄影师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为保护海洋环境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美丽的作品背后是艺术家对自然、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察与反思。

生活中,我们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约克生活垃圾,废纸占到35%~40%。通常我们都会把废纸丢进垃圾桶,而出生于纽约的艺术家KirstenHassenfeld将各处收集来的废纸做成一颗颗璀璨无比的“宝石”。

自年以来,她用无数纸张把最普通的材料做成可以媲美奢侈品的艺术装置,并给它们取名为“在消失边缘的梦想”。艺术有无数种可能性,或许在我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的未来,璀璨的“宝石”艺术会引领一阵新的艺术潮流。

作为全球化的一分子,我们必须联合起来一起行动,为后代创造一个稳定的气候环境。

艺术家OlafurEliasson和地质学家MinikRosing制作了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IceWatch”,为气候变化的主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把从格陵兰岛努克港外拉来的大冰块放到了街头,12块大冰块被摆放成钟表的形状,就像一个警示钟一样,提醒人们气温在上升,寒冰在融化,海平面在上升。

晶莹无瑕的冰块在阳光下开始融化,人们好奇地聚拢过来,试图触碰这些冰块。眼前可触的直观体验想必会让“气候变暖”这件事深深地烙印在民众心里,今后对此类问题也会更加敏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tq/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