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注射液价格在什么价位区间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5480.html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习惯上划分为老龙、老听、老松三大民族。由于民族成分复杂,习俗差异,所以,本文所介绍的老挝人姓名,只能是三大民族中带着普遍性的一般特点。

占老挝人口绝大多数的老龙族和老听族,古时没有用姓的习俗,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采用姓,年7月28日,法国驻印度支那联邦总督规定,印度支那联邦公民的姓名必须包括姓与名两个部分,从此,在老挝一些政界人士中开始那”或“富马”、“苏发”、“苏”。至若王族后裔,今天已有开始用姓的,多取父名为姓,例如,班雅?梭发那富马、潘赛?苏发努冯、迈娣?苏发努冯(女)等等。

今天,即使在昔日率先兴用姓的政坛军界,也还有不惯用姓的,例如: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在年3月18日《人民之声》报上公布的14名中央委员中,就有4人不带姓,他们是布朗(已取姓“布拉帕”)、逊吞、苏冯萨、坎漂。广大农村,至今只有名而不用姓者,更是普遍存在。

由于姓的采用是近代伊始的新事物,而人们取姓的方法又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在老龙族和老听族已经取用姓的人士中,同宗不一定用同姓,例如:苏发努冯和梭发那富马的子女,虽然同一祖父,应属同宗,但他们所取用的姓,却不相同;又例如:诺哈、冯萨万与仑?英赐相迈,虽然也有宗亲关系,却不用同一的姓。

反之,同姓者也不一定是同宗,例如:培?萨纳尼空、温?萨纳尼空和普昂?萨纳尼空,培与温是兄弟,而普昂却与他俩毫无宗亲关系,其父华裔,其母老挝人,只为仰慕萨纳尼空家族当时的权势,故而从姓萨纳尼空。许多同姓纯属偶然雷同,不但没有宗亲关系,连籍贯都不一样。

目前为止,老龙族人和老听族人所取之姓,大体有如下几类:

1、以父名为姓。在四十年代开始用姓的时候,法国殖民当局曾规定可用在世祖父之名为姓,遇有相同者,则以祖父母联名为姓。后来没有完全照此实行,多数人改以父名为姓,例如:原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副主席西吞?库马丹(老听族),其姓就是父名库马丹(早期抗法斗争运动领袖)。

2、以地名为姓。例如:文翁?纳占巴塞,先辈无姓(祖父昭尤迪探玛吞亲王,原名坎苏,父亲昭拉萨达乃亲王,原名锐),取籍贯占巴塞(省、市名)为姓,“纳”意为“在”、“居于某地”,其侄西苏·纳占巴塞也随之取了同样的姓。又如:坎代·西潘顿,籍贯占巴塞省,其姓“西潘顿”,用的是循公河在该省孔埠一段的河中群岛名(意为“四千河岛”)。在常见的姓中,还有“苏万纳冯”、“苏万纳密蒂”、“苏万纳拉”等等,也是地各,均从“苏万纳奔”一词演化而来,意为“金地”或“黄金土地”是老挝人对中南半岛的代称,亦译作“梭发那奔”。

3、从父之姓。在年青一代中,凡父辈已有姓者,一般均从父姓。养子除了以生身父名为姓外,需加上养父或养母所用的姓,也可完全改从养父姓。

4、从夫之姓。女子不论婚前是否有姓,婚后一律从夫姓。一旦离婚,即回复原姓。例如:娘坎萍?布法、娘坎苏?冯维希、娘佩汉?奔舍那等,就是分别从其夫坎沛?布法、富米?冯维希、贵宁?奔舍那的姓。

5、自取之姓。除上述诸类有姓可依从者外,老挝人中原无姓者均可以自已任取一词为姓。取姓用词,多择梵文、巴利文中吉祥类单词或复合词,因此,这类姓一般都是多音节词,诸如:班雅(应即“般若”)、朱拉玛尼(切利大天一佛塔各)及其复合词“西科朱拉玛尼,(“西科”意为国),沙万(天堂)及其复合词冯沙万、丰萨万、诺萨万、翁沙万、奕沙万(天堂之地)、汉哈沙(守佛法)等等。由于它多系人们自取,所以有时可以从姓中看出同姓人的某些志趣或某种用意。

老龙族人和老听族人都有一个基本名(或奶名,或正名)。初生时,往往有一个小名(或奶名),有的终生用下去,逐成正名,有的长大后又另取正名(或学名)。父母在为子女取名时,一般不问词之含义,只择读音悦耳顺口为满足,有的按照初生婴孩的某种特征,例如:瘦小者叫“陶贝”(男)或“伊贝”(女),胖大者叫“陶堆”或“伊堆”,黝黑者叫“陶兰”或“伊兰”,红润者叫“陶铃”或“伊铃”,等等。

但多数人比较讲究字眼的“吉祥如意”含义,特别是在老龙族中,男子偏向取用强硬、犀利、高大之类词,诸如:勒(钢铁)、夫或富(山岳)、孟(域)、欣(石头),等等;女子偏向取用花卉、装饰品等名词,诸如:占巴(鸡蛋花)、颂(茉莉)、坎(金子)、玛尼(宝石)、娇(珠宝),等等。不过这并非绝对,通常从名字上是分不出性别的。不论男女,老挝人的名字都喜欢用坎(金)通(铜,古意为金)、布阿(荷、莲)、西(色泽)、苏(幸福)、赛(胜)、坦(达磨、佛法)、汉(福运,善举,功德)、乌敦或乌隆(富足)等一类含义祥瑞的词汇。以“坎”、“通”为例,有坎拉、坎潘、坎迪、坎萍或坎平,通兰或通丹、通迪、通马、通米,等等。或者用带有娇(珠宝)、洛迈(花)、凯山或盖巡(花蕊)、奔(大地)、占、敦(月亮)、诺(鼠,亦译作“努”)、卡代(兔子)等大自然中某种优美景物、弱小温驯动物的名称,例如:娇洛迈(宝石花)、诺哈(可爱的小鼠)。所以,老挝人中同名者很多。

此外,老挝人还有以父母联名作为子女名的习惯,例如:母名娇,父名富,子女取名为富娇或娇富;父名坎潘,母名玛尼,子女取名为玛尼潘或坎玛尼。以上是老挝人的基本名。在基本名前,老挝人还往往带有各种冠称,这是老挝人名的一个特点,常使不知其详的外界人莫明其妙,甚至误将冠称当作名字,而把真名(基本名)当作姓,例如:过去汉译的一些老挝人名,曾出现过周化.巴寨(早期抗法运动的老松族领袖)“昂?克欧”“昂?库马丹”(早期抗法运动的老听族袖),“乌巴拉?佩差拉”(老龙族人,前王国副王),似乎前名后姓,其实前为冠称(周化或译昭华,意为王;昂贵族头人的尊称乌巴拉即副王),后才是真名(基本名)

常见的冠称有如下几类:

1、表性别。“陶”表示男姓,“伊”“娘”表示女性,惟“伊”专指幼女。例如:陶坎苏、娘坎苏,一看即知一男一女,虽然同名。

2、表尊敬。有些尊称亦可同时区分性别。常见的有“泼(亦译作“普”,父)、“麦”或“默”(母)、“艾”(兄)“娥艾”(姐)、“龙”(伯、舅)、“巴,(婶)、“番”(叔)、“阿”(姨)。表示性另lJ的冠称和尊称,有时与基本名联用,成为名字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老龙族的农村中和对于那些受人尊敬的年长者。例如:早期抗法运动领袖嘎努特(老龙族),无论在口头上或在书面上,都被尊称为“普嘎努特”。又如:’,j良麦昭占.佩差拉”,其基本名姓是“占.佩差拉”,“娘”表女性,“麦”表尊敬,“昭”表示王族后裔,都是冠称。上文所提到过的“昂”(先生)也是尊称。

3、官称。以往常见的有“昭”(王族)、“昭华”(王)、“沙烈”或“宋烈”(亲王)、“乌巴拉”(副王)、“皮阿”和“帕雅”(王封爵位)、“昆”“陶”或“岛”(古王称)、“寻”、“寻奕”。或“蛇荣”(古爵名)等等。年12月,宣布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届老挝人民代表大会已作出决议,一随着封建王国结束,废除此类官称,于是,过去惯用的“沙烈昭梭发那富马”(梭发那富马亲王)、“沙烈巴探苏发努冯”(苏发努冯亲王主席)、“昭苏冯萨”(王亲苏冯萨)等等,今天一概直称其名。

4、佛称或僧称。老挝人是一个广泛信仰小秉佛教的国家,男子出家期间或还俗后,根据其法腊(出家年限)长短和在释门所取得的学业资历高低,必冠以马哈(摩河)、蒂、占、萝各级佛(僧)称。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官称的取缔,佛(僧)称也有某些变化,一般仅在出家期间使用,还俗后不再如以往那样必用。

来源:《印度支那》

作者:蔡从文

如有侵权,请在下方留言删除

广告合作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tq/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