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博清代中外西藏阿里的自然地理知识初
中科公益抗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90519/7150839.html 提要:清代西藏阿里地区虽然与中原内地相距绝远,然而在清代前期中央国家的积极努力之下,中原内地对阿里的自然地理知识的获得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尤其是对阿里地区的名山大川的分部及其详情的感性认识层面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然而这种态势没能继续发展下去,从清代中后期开始,这一热情逐渐消退,相关的自然地理知识增长缓慢。另一方面,从清代中后期开始,西方殖民者和探险家进入西藏,对阿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近代地理学的勘测和总结,世人所知的阿里自然地理知识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内容。本文拟以清代中原地区的官私著作和西方探险家的考察报告,游记等材料,重现清代西藏阿里自然地理知识的累积过程和发展水平。 关键词:清代;西藏;阿里;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是历史上相对稳定的历史现象,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形态通常是变化缓慢的,但是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的发展却会随着历史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平均海拔在米以上,东部和北部是高寒干燥、地广人稀的羌塘高原,自然条件极度恶劣;西部和南部则是喜马拉雅山区和高原江河流域,这一地区海拔高度大,山岳连绵、峡谷交错,素来被人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千山之颠,万水之源”。然而这里仍然具备着孕育出西藏最古老的文明的物质基础,正是这里孕育着阿里地区最古老的文明和最灿烂的文化。由于清代中央国家权力的加强,阿里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开始进入中原内地地志学的知识结构之中。清代前期,中央政府对阿里的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传统中国地志学感性认识层面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清代后期,在外国殖民探险家的考察和总结下,世人所能得知的阿里自然地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并日益丰富。关于清代西藏阿里的自然地理知识的发展及其水平的展现,目前学界尚无专文论及,[1]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初步的探索。 一、清代中央国家系统的阿里自然地理知识 阿里位于西藏极西边地,对清代中央政府而言乃是“西藏之极西边境”[2]、“全藏之西鄙”,[3]这里不仅是西藏的边缘,也是中央政府的边疆,是中央王朝控制力最为薄弱、信息获取最难的地方。清代西藏地方政府(甘丹颇章政府)建立之初,阿里地区尚未纳入治下。年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最终击败后藏第悉藏巴政权,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结成蒙藏贵族的联合政权,控制了前后藏地区。而阿里地区最主要的古格王国则在年代前后被它西边同源的拉达克王国所灭,阿里大部分地区遂处于拉达克的控制之下。年前后甘丹颇章政府与拉达克政府因宗教冲突发生战争,战后甘丹颇章政府将原古格王国辖地纳入治下,阿里地区在自吐蕃王朝崩溃以后历经了多年再次进入卫藏中心政权的直接治理之下。[4] 阿里地区由于与清代内地相距绝远,自然环境又恶劣,中原内地的官民很少涉足这里。清人对这里的信息获取相对于卫藏、多康而言是相当稀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外界对阿里地区一无所知,尽管清代普通民众和一般士大夫对这里的地理知识知之不多,但上层统治集团却仍能通过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联系从而获得阿里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例如康熙帝对阿里地区的山川湖泊、地理形态就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康熙帝在清代诸帝中对自然科学最有兴趣,造诣颇深,康熙帝通过阅读政府的地图档案、间接询问当地居民等方式获得边境地区的地理详细情形,他自称“朕于地理从幼留心,凡古今山川名号,无论边徼遐荒,必详考图籍,广询方言,务得其正”。[5]事实上早在清军入藏之前,即康熙四十八年(年)至五十年(年)间,康熙帝即派侍郎赫寿作为朝廷特使前往拉萨负责收集西藏地理资料并绘制西藏舆图。[6]当时新疆地区的准噶尔政权势力强大,其统治者雄心勃勃,由于西藏在蒙古宗教上的重要意义,准噶尔和清政府对西藏的局势都十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jj/5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家讲解羊便秘的症状预防和治疗
- 下一篇文章: 藥道合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