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乡是禾木草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在这里——禾木村,是著名的图瓦人村庄之一,也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总面积平方公里,全乡现有余人,以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为主。这里景色宜人,是秋季旅行的完美之地。

秋天的禾木,最美的是白桦树,白的杆黄的叶,怎样都是一道风景。

禾木村都是这样的小木屋,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显得特别原始古朴,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

清晨,第一道阳光洒进村庄,树叶变得金黄,炊烟升起在小木屋,禾木变得尤为静谧祥和,周边只剩下咔咔的快门声。

日落时分,禾木又宛如一幅俄罗斯油画,可油画又怎么能这么生动与纯朴?

村庄四周,散落着片片桦树林,小桥流水人家的描述也适合这里,牛马不时与你偶遇,不躲不闪,因为这里更是它们的家园。

禾木村的禾木河上有一座带门的桥,桥上的门基本完好,只是风吹雨淋已褪了颜色,露出木的本色和沧桑。

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从村边淌过,是村民的生命之河,河边是圆圆的卵石,两岸是片片白桦林,小木屋错落其间。

阳光从云间透过,光影也如此美丽。

禾木村的木屋很有特色:是由村民将木头两端挖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每家的门一律朝东开,盖新屋上梁的时候要扯白布子,当地人说是祈福的意思。他们用松木搭建出的一幢幢屋舍之中,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努克”的草填满在木头缝里,这种草吸水后膨胀将缝隙填满,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这样就能遮挡风寒。他们不砍活树。

建筑上全部是用当地的材料堆砌、构架、隔造、覆盖——图瓦人独特的隐秘空间由此诞生,供他们在此居住,生育,储物,衰老,忍受并走向死亡——而数十个、成百个这样隐秘的空间在禾木村参差聚集,便成为我在阿勒泰北部连绵山脉中所目睹并且正在深入的迷宫。

午后,在村子里逛逛,小超市,小酒吧,小吃部应有尽有,当然处处是美景。

禾木的秋天有种别样的凄凉美,秋天的时候来到这里,寻一处僻静之地,席地而坐,也许苍凉的气息会感染你,但之后你就会体会到身处自然中,与大地同感的美妙感觉......

不要停下脚步,那些人、那些故事以及所有美好的不期而遇,都在路上。编辑:陈小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jj/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