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zg/140107/4323068.html

点击上面蓝字订阅商务合作

谈史论道,以史为鉴,最有味道的历史,最为温柔的故事。

从16世纪后半段开始,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就有许多关于远东的消息。从海上赶来的英国和荷兰商人,都希望通过北方航线寻找前往中国的路线。这些刺探自己禁脔的行动,不仅引起沙皇的不悦,也激发了俄罗斯人自己的好奇心。他们也开始以哥萨克为先锋,向着亚洲内陆开拓新边疆。

初级探路者

正向英国客人展示国库的沙皇伊凡四世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人在年向明朝派出了非正式代表团,由来自西伯利亚的哥萨克人伊万-佩特林带队。出访目的主要是建立睦邻关系,其次是开启贸易谈判,借助和中国的陆地领土和天朝开始贸易。

在出发前,俄罗斯人自己也对明朝缺乏直接认识。所以在使团的人选上,他们会找来会土耳其语、波斯语和蒙古语的不同翻译,以便和中国皇帝交流。他们也非常想和东方大国开展贸易,并希望明朝皇帝派遣真正的中国人担任回访使节,携带友好亲善书以及宝石、银锭、丝绒、花缎、茶、草药等礼品前往俄国。

年由英国人绘制的莫斯科公国地图

此外,俄罗斯人还提出要和明朝方面商定,允许使节每次可以从北京运送白银和宝石到莫斯科。己方则将用大君国库中的货物完成交换。当然,为了顺利打通两国间的贸易,使者们还携带着打通水陆两条交通线的任务。

虽然如此,佩特林等人的整体级别较低。相比于后来俄罗斯人派往中国的使节,他们仅仅算初级的探路者,没有携带足够好的礼物和国书。也无法在很多场合代表沙俄和对方平等对话。这就注定了佩特林所能起到作用较低,其历史影响力和知名度也非常有限。

佩特林时代绘制的亚洲地图

横穿亚洲内陆

哥萨克一直沿着同纬度向东扩张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哥萨克人可以用内河船队与马队并用,组成开扩新世界的小分队。其作用和西欧海员的大小帆船类似。

但和西欧探险家不同,哥萨克与沿途遭遇的鞑靼人习俗较为接近,也与突厥-鞑靼部落更有共同语言。所以会受到的生活习惯冲击和文化冲击更小。他们也不需要向欧洲海员那样,跨越大纬度的不同气候带。只需沿着同一纬度,逐渐向东摸索即可。因此,不会因为陌生的疾病而遇到十分严重的减员。

16-17世纪的哥萨克小型帆船

佩特林的哥萨克小分队,在年5月9日从托木斯克出发。先后经过吉尔吉斯河、阿巴坎河、克姆奇克河、乌布苏湖、唐努乌拉山脉和穆尔果钦,抵达靠近明朝边境的蒙古板升城。在通过长城边界后,又途径张家口、宣化、雅尔、南口和昌平,最后在9月1日到达北京。一路上穿越了内亚的无人区、突厥语族游牧区和蒙汉杂居区。最后来到北京城。

在进入漠北时,他们受到扎萨克图部的接待,并得到2名蒙古喇嘛的指引。因此,其记载的所有地名都是用蒙古语表示。明朝方面也把他们被当做某个蒙古势力的代表接待。加上双方交流都需要以蒙古人作为中介和翻译,所以就让明清两朝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俄罗斯人视为蒙古同类。

沿途的蒙古部落让明朝认为俄罗斯是其同类

也是在使团在前往明朝的途中,曾经过名叫曼齐喀图王妃的蒙古公主驻地。佩特林认为她实际上是整个蒙古的统治者掌管。经由那里去往中国的人,都要有盖着其本人印章的文书,上面还标有前往城市的名称。否则就会被明朝军队堵在门外。

从佩特林的记载来看,这位女主应该是俺答汗孙子的王妃。由于俺答汗本人和三娘子的威名犹存,所以哥萨克会将她和三娘子克图哈屯的身份信息混淆。但鞑靼人也的确依靠板升城的农业条件和商业便利,称雄一时。用积累出强大的军事实力,并进一步把持着蒙古通往汉地的交通要道。

毗邻明朝边界的板升城

于是,哥萨克在当地见到了壮丽的四方形城市。城门上有巨大的浮钉,还有用于报警的青铜钟安放在城楼,看起来十分威严。此外,佩特林还目睹了藏传佛教寺院,牛油制作的长明蜡烛,和栩栩如生的巨大精美佛像。庙里诵经时,只要吹起喇叭就开始敲鼓。人们都要匍匐在地,保持此姿态约半小时。这些陌生的风俗,让见多识广的哥萨克们也感到惊诧和怪异。

此时的漠南蒙古,因早先的隆庆议和而与明朝保持着稳定关系。蒙古统治者经常招纳汉人农民种地,给哥萨克们留下了农业发达、物产丰饶的印象。除了作为粮食的小麦、燕麦和大麦,还有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由于哥萨克自己就是流亡农民出生,所以佩特林比较留心所见的农业条件和土壤情况。反倒是对于某些重要的商道,似乎了解的并不透彻。

有趣的是,由于见惯了高大的欧洲良马,哥萨克还以戏谑的语气嘲讽当地的坐骑质量。不仅是蒙古只有骡子,连大明官吏都要骑着驴来迎接他们。这其实都在讽刺蒙古马的矮小敦实。

明军的矮小马匹遭到哥萨克的嘲笑

边境印象

哥萨克们对明朝的长城印象深刻

很快,佩特林也看到了久闻不如一见的万里长城,并称之为克里姆。这算是欧洲人较早的看到了真实的长城。根据其夸张描述,长城可以从渤海之滨蔓延到中亚的布哈拉。沿线有无数的墩台,每2个墩台间的距离约为1箭射程。一旦有游牧民入侵,烽火台就能迅速传令,召集守军赶来防御。

在边关的贸易重镇张家口,哥萨克进一步目睹了明朝的边疆防御。楼窗和城门口都架有大炮;但这些武器的炮身很短,还有很多辅助的小型投射武器。由于有使用火炮和击鼓打更的传统,所以太阳下山时用3门炮开火报时,然后再进行敲鼓。夜里三更要再敲一次,到黎明时分再鸣炮三声。

佩特林非常清楚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从张家口出发的下一作边境城市是宣化。那里也有石质的墙体且高耸威严,骑马绕城一周需要2天。城楼垛口和城门两侧都架着大炮,还有许多石制炮弹。但使节居住的房子都在城外。官府衙门里站着哨兵,还手持各种武器。因为长期和鞑靼人冲突,所以佩特林认为明军普遍不善于作战。在他们到访前不久,蒙古人还用奇袭的办法,夺去了两座边疆城市。

不过明朝还是却给俄罗斯使节留下了讲卫生和手工业发达的映象。佩特林注意到了店铺里的货物种类繁多,有丝绒、贵重金属,还有各种蔬菜、瓜果、药材。此外,北京城到海边的7天路程,可以靠运河和小平底船相连。大明皇帝会将货物和各地贡品做统一分配,再发往全国各地。显然,由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jt/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