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会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目录

第一部分按时代区分的历史

第一章古代

第一节古希腊

第二节共和罗马

第三节罗马帝国

第四节古代的其他民族

第二章中世纪

第一节中世前期(5-10世纪)

1主要年表

2法兰克王国-莫洛温王朝

3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

4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

第二节中世盛期(11-13世纪)

第三节中世晚期(14-15世纪)

第三章近世

第四章近代

第五章现代

第二部分按区域划分的历史

第一章西欧历史

第二章中欧历史

第三章巴尔干半岛历史

第四章东欧历史

第五章北欧与波罗的三国历史

前言

根据传统西方的历史时代区分方法,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年)到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年)期间,被视为中世时期,而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以后为近世。但文艺复兴时期前后相当长,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究竟属于中世还是近世的争论一直没有定论。

我们再细分中世时期的话,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蛮族入侵)到马扎尔人及诺曼人入侵结束为中世前期(-年);

十字军东征、教皇与世俗皇帝争夺欧洲权力时期为中世盛期(-年);

文艺复兴、经过百年战争走向绝对王权时期为中世晚期(-1年)。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提到西欧中世纪的时候,黑死病、宗教审判是离不开的话题。年,在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的号召下,法国的封建领主们开始了攻击伊斯兰世界的十字军远征,这个时代的很多战争都是这样在宗教名义下进行的,这说明当时罗马教皇还是有着凌驾于各国政治势力的压倒性权力,如果忤逆教皇的号召,有可能会受到教皇的制裁而失去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但后来还是出现了反抗的事情,诸如宗教改革、30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荷兰独立战争、英国清教徒革命、光荣革命、还有引导法国大革命的启蒙主义。启蒙主义被称为“将知识之光带给人民”,与启蒙主义的“光”相比,中世罗马教皇与基督教权威主义就象征着“中世的黑暗”,因此中世经常被称为黑暗时代。

经济方面,随着封建庄园的生产能力提升,交换商品的定期集市比较发达,十字军东征活跃了东方贸易,扩大了欧洲的商圈,欧洲各地的特产品开始经过水路、海路向东方流通。城市的市民从领主那里获得自治权后,城市转变为了国家或自由城邦。几个有利害关系的城邦结成了汉莎同盟或伦巴第同盟等共同体,转变为新兴的政治势力。城市里还涌现出了匠人、手工业者的公会。这些市民活动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

文化方面,支撑教会权威的神学成为学问的顶点,自然科学逐渐衰落,但还是出现了受到各国君主保护的大学,培养出了罗杰.培根等科学家。

第一节中世前期(5-10世纪)

中世前期从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及灭亡开始。在这个时代,人口开始减少,尤其是城市的人口减少非常明显、贸易衰落、移民增加,西欧的文学作品及文化创造物也显著减少。但这种倾向在10世纪后期开始好转。免于灭亡的东罗马帝国依然存在,伊斯兰帝国在7世纪占领了罗马帝国在黎凡特和北非的原版图,在伊比利亚半岛也有后倭马亚王朝繁荣发展。西欧在年由查理大帝重新恢复了皇帝的称号,查理大帝的加洛林王朝给欧洲的社会结构与历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封建制度核心的农业也重新复苏,间作方式及耕犁被发明。“蛮族”也在各地大致定居,但欧洲大陆北部还是经常遭到维京海盗的袭击。

1主要年表

年,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都。

年,克洛维一世建立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年,克洛维一世改宗天主教。

-年,东罗马查士丁尼一世在位

-年,哥特战争

-年,君士坦丁堡流行“查士丁尼传染病”,包括查士丁尼的一半人口被感染。

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生。

-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在位。

年,传教士圣哥伦巴去世。

-年,最后的罗马-波斯战争

年,传教士科伦巴努去世。

年,波斯-阿瓦尔-斯拉夫联军包围君士坦丁堡。

年,东罗马皇帝希拉克略一世邀请塞尔维亚人进入巴尔干半岛。

年,穆罕默德去世。

-年,阿拉伯人第一次包围君士坦丁堡。

年,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建立。

7世纪,保加尔汗国建立。

-年,倭马亚王朝入侵西班牙。

-年,阿拉伯第二次包围君士坦丁堡。

年,西哥特人最后的国王阿尔德去世。

年,东罗马帝国第一次圣像破坏运动

年,普瓦提埃战役(阿拉伯-法兰克)

年,丕平三世成为法兰克国王(加洛林王朝)。

-年,查理大帝在位。

年,龙塞斯瓦耶斯隘口战役

年,维京人第一次兴起。

-年,阿尔昆带动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

年,东罗马帝国第二次圣像破坏运动

年,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

年,俄罗斯留里克王朝建立。

-年,英国阿尔弗雷德大帝在位。

-年,挪威哈拉尔一世在位。

年,基辅大公国建立。

年,诺曼底公国建立。

年,奥格斯堡战役

年,奥托一世即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年,基辅大公国征服保加尔汗国。

年,雨果·卡佩建立法国卡佩王朝。

年,基辅大公国推行基督教。

年,马尔登战役,英国不敌维京人。

2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2.1法兰克王国概要

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人法兰克部族在5世纪后半叶建立的王国。到了查理一世时代(8世纪后半叶到9世纪前半叶),已经拥有了现在的法国、意大利北部、德国西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及斯洛文尼亚的领土,除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半岛南部、不列颠群岛的西欧全域都进入到了法兰克王国的势力范围。查理大帝之后的法兰克王国,一般被称为法兰克帝国或加洛林帝国。

法兰克接受了基督教,很多国家事务都由圣职人员担任。历代的法兰克国王都与罗马教会关系密切,即位时会接受教皇的圣礼。这在西欧的基督教普及与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兰克王国历史可分为墨洛温王朝与加洛林王朝。王国的领土习惯被王族们分割统治,国内经常有多个小王国同时存在,统一的期间很短。最终在路易一世(虔诚者路易)死后的年,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王国永久分裂为东、中、西三国。此后,西法兰克演变为法兰西王国,东法兰克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而中法兰克最终成为意大利王国。

法兰克王国在政治结构、宗教等多方面,建立了欧洲社会的雏形。

2.2法兰克部族的登场与迁徙

法兰克部族的名称第一次登场是在年左右的罗马军歌,这个军歌被收录在4世纪撰写的《皇帝列传》而流传至今。罗马人将生活在莱茵河中流地区的日耳曼人统称为法兰克人。这仅仅是罗马人单方面起的称号,这些日耳曼人是否都有同族意识就不得而知了,可能同样生活在罗马帝国边境地带,并且处于相同政治立场的状况,促使他们孕育了作为法兰克人的共通意识。

法兰克人经常会临时组建军队,对附近的日耳曼其他部族或罗马帝国的行省实施掠夺。另一方面,他们因为其勇猛,经常被罗马雇佣为士兵或将军。到了年,已经有一位法兰克人克劳狄乌斯?席尔瓦努斯僭称罗马皇帝了。也有像FlaviusMerobaudes、FlaviusBauto这样担任西罗马帝国执政官一职的法兰克人。法兰克人包托的外甥西奥德莫是第一位自称为法兰克王的人,而包托的女儿还是东罗马皇帝阿卡狄乌斯(-年在位)的王妃。法兰克人在4世纪后半叶的东西两个帝国政界异常活跃。

同时,莱茵河流域的法兰克诸部族经过多次聚散离合,最终形成了萨利安法兰克与莱茵法兰克(里普利安)两个集团。莱茵法兰克在年代越过莱茵河侵入了罗马领土。经过数次战斗,他们与西罗马皇帝欧根尼乌斯(-年在位,篡位者)签订了和约。年,莱茵法兰克人已经作为罗马的联盟军,一同抵挡了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及阿兰人的入侵。莱茵法兰克人可能在5世纪中叶推举了一位国王,确立了一人统治的体制。

而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地区的萨利安法兰克人在年,在罗马帝国的许可下,移居到了北布拉班特(今荷兰境内),并承担了帝国警备任务。可能萨利安法兰克人在5世纪中叶已经实现了权力集中。他们在克劳狄奥王的指挥下,入侵了阿拉斯,他们趁匈人入侵及瓦伦提安尼三世的死亡,占领了康布雷,到达了索姆河流域。此时萨利安人也跟同胞莱茵法兰克人一样,成为了罗马的联盟军。

-年,法兰克人的领土变迁。黄:萨利安,绿:莱茵

就这样,很多日耳曼人部族以取得罗马联盟军身份的方式,在罗马境内建立了多个日耳曼王国。一开始,法兰克王国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王国。

同时还有从高卢南部迁徙到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王国、在沃尔姆斯附近也有勃艮第王国,都是法兰克人建立的王国。

2.2墨洛温王朝的建立

墨洛温王朝由克洛维一世建立,他于年继承父亲希尔代里克一世的萨利安法兰克人首领之位,克洛维一世的爷爷叫墨洛维,是墨洛温王朝名称的由来。

克洛维一世即位后,先是在年的苏瓦松战役,战胜北高卢的西阿格里乌斯,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卢瓦尔河流域。此后,克洛维一世在与周边部族之间的战斗中连战连胜,年在莱茵击败图林根人,年在瑞士击败阿勒曼尼人。在这期间,克洛维一世还在年,与勃艮第公主克洛蒂尔达成婚,在其劝说下,克洛维一世成为基督教徒。

年,克洛维一世在莱茵法兰克人与勃艮第人的帮助下,在武耶战役击败了高卢最强的西哥特王国,西哥特王亚拉里克二世战死。虽然因为东哥特王国的介入,没能到达地中海,但还是成功将西哥特的势力从高卢南部驱逐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内。

当时的克洛维一世还不是法兰克唯一的国王,他的急速扩张引起了其他法兰克部族的不满而发生了摩擦,克洛维一世通过策略逐渐占领了他们的地盘,在约年最终成为唯一的法兰克国王。

-年,克洛维一世时代的势力范围

战胜西哥特后,东罗马皇帝阿纳斯塔西乌斯一世任命克洛维一世为西罗马执政官。虽然这只不过是名誉官职,但这等于是克洛维一世得到了东罗马皇帝的认可,同时法兰克王国在高卢的势力范围得到了官方承认。这也给住在高卢的罗马公民一种法兰克王国是正统国家的感觉,客观上帮助了他的统治。

2.3瓜分王国

年,克洛维一世在巴黎斯德岛的宫廷去世。法兰克部族有分割继承的风俗,因此克洛维一世死后,他的王国被他的4个儿子瓜分,他们分别是提奥德里克一世(兰斯)、克洛多梅尔(奥尔良)、希尔德贝尔特一世(巴黎)、克洛泰尔一世(苏瓦松)。克洛维一世的儿子们进一步扩张了领土,法兰克成为了西罗马帝国境内最大的日耳曼国家。

提奥德里克一世与克洛泰尔一世还与撒克逊人联手消灭了拉贝河与美因河间的图林根王国,并瓜分了领土。

希尔德贝尔特一世在年到达了比利牛斯山脉,年征服了普罗旺斯。他们还在年和年,通过两次远征,消灭了勃艮第王国。紧接着又试图将势力扩张到阿勒曼尼和巴伐利亚,但因受到伦巴第人的阻挠未能成功。

年的法兰克王国瓜分

年,奥尔良的克洛多梅尔死后,他的儿子们都被谋杀,地盘被希尔德贝尔特一世与克洛泰尔一世瓜分。

年,提奥德里克一世死后,他的儿子提奥德贝尔特一世继承领土,随后在年去世。希尔德贝尔特一世也在年去世。

这样,克洛维一世仅存的儿子克洛泰尔一世重新统一了法兰克王国。

但克洛泰尔一世随后疲于应付撒克逊人和图林根人的反抗及儿子勒姆的叛乱,王国扩张的势头也被遏止了。当他在年去世后,法兰克王国又被他的儿子们瓜分,这是法兰克王国的第二次瓜分。

长子查利贝尔特一世成为巴黎王。次子贡特朗继承了奥尔良王国,他的王国包含了原勃艮第王国,为了便于统治,将首都移到了索恩河畔沙隆。第三个儿子西格伯特一世继承了兰斯王国,将王国首都移到梅斯,从此被称为奥斯特拉西亚(东王国)。最小的儿子希尔佩里克一世则继承了苏瓦松地区。

年的法兰克王国瓜分

年,查利贝尔特一世死亡,剩下的三个人又瓜分了巴黎王国,将其首都巴黎设置为中立城市。从此希尔佩里克一世的王国囊括了大西洋沿岸全域,被称为纽斯特里亚(西王国)。而贡特郎的王国被称为勃艮第亚。

年,纽斯特里亚王希尔佩里克一世的王后,弗雷德贡德派出刺客暗杀了奥斯特拉西亚王西格伯特一世,他的儿子西格伯特二世在其母布伦尼希尔德的摄政下继承王位。

三个王国之间开始了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在斗争过程中形成了法兰克三个小王国的框架,旧罗马世界的秩序慢慢消失了。

西格伯特一世

希尔佩里克一世与布伦尼希尔德

2.4王室的纷争

墨洛温王朝的版图在克洛泰尔一世时达到最大。当初,奥斯特拉西亚王西格伯特一世迎娶了西哥特公主布伦尼希尔德。希尔佩里克一世对这桩联姻感到危机,他休掉王后,迎娶了布伦尼希尔德的姐姐盖尔斯温莎。但希尔佩里克一世的宠妾弗雷德贡德将盖尔斯温莎谋杀后取而代之。西格伯特一世受到布伦尼希尔德的影响,开始与希尔佩里克一世交恶,最后发展到了弗雷德贡德与希尔佩里克一世联手将西格伯特一世暗杀。

失去丈夫的布伦尼希尔德与国王的大臣们拥立了年幼的希尔德贝尔特二世为奥斯特拉西亚王,但身为外国人的布伦尼希尔德的立场开始变得微妙起来,无可奈何的她只能向勃艮第亚的贡特朗求助。没有子嗣的贡特朗回应了请求,将希尔德贝尔特二世收为养子。

年,希尔佩里克一世也被暗杀,只留下年幼的王子克洛泰尔二世,王后弗雷德贡德也向贡特朗求收养,进入了贡特朗的庇护下。收养了两个侄子的勃艮第亚王贡特朗,在年作为仲裁者签订了《安迪罗斯条约》,解决了原本不明确的领土问题,判定盖尔斯温莎死后留下的财产由姐妹布伦尼希尔德继承,还将贡特朗的继承人确定为希尔德贝尔特二世。

年安迪罗斯条约规定的领土

年,贡特朗去世,希尔德贝尔特二世继承了奥斯特拉西亚及勃艮第亚,拥有了法兰克王国的大部分地区。克洛泰尔二世则继承了纽斯特里亚。但希尔德贝尔特二世在年,以25岁的年纪莫名其妙死亡,他的儿子提奥德贝尔特二世继承了奥斯特拉西亚,提奥德里克二世继承了勃艮第亚。一开始他们由祖母布伦尼希尔德监督,但兄弟很快陷入不和,到了年,提奥德里克二世消灭了提奥德贝尔特二世。

兄弟相争,克洛泰尔二世渔人得利。奥斯特拉西亚的大臣阿努尔夫与丕平为了对抗提奥德里克二世,向克洛泰尔二世请求援助,克洛泰尔二世应邀在年攻击并杀掉了提奥德里克二世及其儿子们。克洛泰尔二世还逮捕了老王妃布伦尼希尔德,并处决了她。

布伦尼希尔德被处决

法兰克王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分裂,终于在克洛泰尔二世手下重新统一。

2.5克洛泰尔二世与达格伯特一世

克洛泰尔二世虽然成为了唯一的国王,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分离,法兰克王国已经形成了以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勃艮第亚三个小王国为中心的政治传统框架,因此克洛泰尔二世很难单单以纽斯特里亚为中心,控制整个王国。

年的法兰克王国

年,为了重新建立统治秩序,三个王国的主教及大臣在巴黎召开了会议。由于奥斯特拉西亚与勃艮第亚的贵族势力为克洛泰尔二世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无视他们的意见将是巨大的政治冒险。因此当这些贵族主张各个小王国应该以他们为官僚,各自统治时,克洛泰尔二世很难拒绝他们。就这样,作为贵族们承认克洛泰尔二世国王大权的回报,国王承认了贵族及教会的特权。从此各小王国的宫相只能从当地贵族中挑选,而不是国王委任,助长了地方势力的增强。这个决定在历史上被称为《巴黎诏令》。

但克洛泰尔二世并未对地方贵族势力毫无办法,当勃艮第亚的宫相瓦纳查尔二世在年去世时,克洛泰尔二世立即介入宫相的选举,阻止了门阀的形成。此后勃艮第亚在政治上与纽斯特里亚成为一体,形成了纽斯特里亚-勃艮第亚小王国。

然而,克洛泰尔二世对整个法兰克王国的掌控力也有限,年,克洛塔尔二世在奥斯特拉西亚宫相丕平一世的威胁下,将奥斯特拉西亚提前封给了自己20岁的儿子达格伯特一世。当时在奥斯特拉西亚政界掌握权力的是宫相丕平一世与梅斯主教阿努尔夫,而奥斯特拉西亚的最大威胁是巴伐利亚的克罗多尔德。丕平一世与阿努尔夫巧妙利用了达格伯特一世,除去了巴伐利亚这个威胁。

克洛泰尔二世与年幼的达格伯特一世

但是,达格伯特一世也不是甘于成为傀儡的人物。年,克洛泰尔二世去世,达格伯特一世在奥斯特拉西亚贵族们的支持下,立即控制了纽斯特里亚-勃艮第亚。他为了避免宫相丕平一世将势力扩张到纽斯特里亚,将艾加任命为纽斯特里亚宫相,允许勃艮第亚的贵族们自行组建军队并安抚了他们。

达格伯特一世希望扩张法兰克王国的同时,稳定国境地带。他将异母弟弟查利贝尔特二世封到诺旺波比拉尼亚(首都图卢兹),以对抗巴斯克人。查利贝尔特二世虽然讨伐了巴斯克人并保证了南方国境的安定,但很快就跟他儿子相继死亡,很可能是被达格伯特一世派人刺杀。达格伯特一世成为法兰克王国唯一的国王。

在布列塔尼地区,达格伯特一世还降服了布列塔尼王圣朱迪卡。同时在莱茵河下游地区,占领了弗里斯兰人的乌特勒支与杜里斯特(今海牙)。

但这时,奥斯特拉西亚不满达格伯特一世过于偏重纽斯特里亚,要求其效仿克洛泰尔二世,将儿子封到奥斯特拉西亚,但被拒绝。于是奥斯特拉西亚的贵族们拒绝帮助达格伯特一世与萨莫王国的战争,还坐视法兰克丢掉图林根地区。

无可奈何的达格伯特一世只能在年将自己的儿子西格伯特三世册封到奥斯特拉西亚。

达格伯特一世与基督教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他给巴黎北部的圣但尼修道院(今圣但尼大教堂)诸多特权与制度优惠,此后圣但尼修道院成为了法兰克王国与之后的法兰西王国的王室下葬的修道院。另外,在达格伯特一世的宫廷受到教育的高级官僚们,在达格伯特一世去世后投身于教会,作为主教或修道院长活跃着。

2.6宫相政治

年,达格伯特一世病逝,他的儿子克洛维二世年仅5岁。奥斯特拉西亚在达格伯特生前就由他的儿子西格伯特三世当国王,而在纽斯特里亚-勃艮第亚,则是达格伯特一世的王后南蒂尔德与宫相艾加掌握着实权。艾加死后继续由纽斯特里亚贵族厄奇诺尔德担任宫相,这位新任宫相是达格伯特一世母亲的亲戚,他的女儿嫁给了英格兰的肯特国王,他还将自己的奴婢巴蒂尔德嫁给克洛维二世。重重关系护身的厄奇诺尔德始终在纽斯特里亚宫廷拥有发言权。克洛维二世在其母亲以不明原因死亡后,也很快被逼疯,并于年,以23岁的年纪死亡。

克洛维二世

年仅6岁的克洛泰尔三世继位,由其母巴蒂尔德摄政。年,曾经呼风唤雨的宫相厄奇诺尔德死去后,巴蒂尔德计划加强中央集权体制,加强修道院的力量,削弱了主教权力,并将埃布鲁安任命为新的宫相。

然而,当克洛泰尔三世长大开始亲政后,与巴蒂尔德产生了对立,最终埃布鲁安将巴蒂尔德软禁在修道院里,她只能在自己喜欢的修道院里度过余生。这个埃布鲁安并不是贵族出身,与纽斯特里亚的贵族们时常产生矛盾。埃布鲁安继承了巴蒂尔德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在强化国王权力的同时,与勃艮第的分裂主义展开了对抗,并在年兼任了勃艮第亚的宫相,权力变得越来越大。

年,克洛泰尔三世去世。埃布鲁安未经与贵族们商议拥立前任国王的三弟提奥德里克三世。这引起了欧坦主教雷德加留为首的贵族们的反对,他们逮捕并软禁了埃布鲁安,但埃布鲁安趁机逃出来后重新夺取了政权,同时成功将提奥德里克三世封为国王。

另一方面,在奥斯特拉西亚,虽然西格伯特三世在王位,但实权掌握在格里莫阿德一世手里,他是丕平一世(老丕平)的儿子。由于西格伯特三世没有子嗣,格里莫阿德一世迫使西格伯特三世收养与自己的儿子小格里莫阿德,并改名为希尔德贝尔特。但西格伯特三世马上有了自己的儿子达格伯特二世,当年,西格伯特三世去世时,理所当然地发生了王位继承问题。

格里莫阿德将达格伯特二世赶到爱尔兰的修道院,并拥立了自己的儿子希尔德贝尔特。但纽斯特里亚王克洛泰尔三世谴责格里莫阿德篡夺王位的行为,攻击了他,并在年将其逮捕后处死。

就这样,奥斯特拉西亚的王位被克洛泰尔三世的弟弟希尔德里克二世得到,但他也在年,被纽斯特里亚的贵族暗杀,他们又请回被赶到爱尔兰修道院的达格伯特二世,但又在年被暗杀。据传,暗杀达格伯特二世的人是纽斯特里亚宫相埃布鲁安的亲信,这出接二连三的宫廷暗杀剧被认为是,埃布鲁安为了加强纽斯特里亚在法兰克王国的中心地位而做出的。

经过这一连串的混乱场面,纽斯特里亚-勃艮第亚的提奥德里克三世成为莫洛温王家仅存的国王。埃布鲁安没有迟疑,马上向奥斯特拉西亚进军,要求他们服从于提奥德里克三世。年,埃布鲁安击败了奥斯特拉西亚的宫相丕平二世(小丕平)。但埃布鲁安的势头也没能持续多久,很快就被纽斯特里亚的贵族暗杀。

提奥德里克三世

埃布鲁安死后,沃顿成为了纽斯特里亚宫相。沃顿在就任后与丕平二世缔结了和平,但被持反对意见的儿子吉尔莫驱逐,吉尔莫重新与丕平二世展开了战争,又很快战死。沃顿重新回到了宫相职位。沃顿去世后,他的妻子安斯弗雷德掌握了实权,并在她的授意下,她的女婿贝夏尔成为新任纽斯特里亚宫相。

到了这个时候,纽斯特里亚的宫相也跟奥斯特拉西亚的丕平家族一样,有了门阀世袭的样子,这显然引起了纽斯特里亚其他贵族的不满。于是,他们煽动了丕平二世领军向纽斯特里亚进军。丕平二世的奥斯特拉西亚军队在泰尔特里战役获胜后,他本人成功控制了法兰克唯一的国王提奥德里克三世,成为了王国唯一的宫相。

2.7加洛林家族的崛起

丕平二世在年以79岁的高龄去世,他与妻子普雷科特鲁德之间的两个儿子卓戈与格里莫尔德二世早已死去。但丕平二世与情妇阿尔派达之间有两个私生子,查理与奇尔德布兰。普雷科特鲁德选择了格里莫尔德二世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狄奥多尔德为继承人,同时软禁了查理。但纽斯特里亚贵族们对这个举动不满,自己选出了纽斯特里亚人拉根弗里德为宫相。拉根弗里德击败了普雷科特鲁德派出的奥斯特拉西亚军队,将希尔德里克二世的儿子丹尼尔从修道院请出,作为希尔佩里克二世拥立为纽斯特里亚王。

年丕平二世去世后的法兰克王国

奥斯特拉西亚军队战败后陷入混乱,查理趁机逃出来,整合了奥斯特拉西亚的残兵,继续与纽斯特里亚军对抗。查理带领的奥斯特拉西亚军连战连捷,到了年,他又与巴斯克人联手,击败了拉根弗里德。

查理后来完全控制了莱茵地区,在年,面对从伊比利亚半岛北上的伊斯兰军队,在普瓦提埃战役中大破对方,敌军主帅阿布杜勒·拉赫曼·伊本·阿布杜勒·加菲基阵亡,重重打击了伊斯兰势力在欧洲扩张的势头。这可能是改变当时欧洲命运的重要战役。

普瓦提埃战役

查理从年开始,几乎每年都远征到法国南部及普罗旺斯地区。

查理立下的种种战功,让他获得了“马特尔”(意为锤子)的称号。

年,当时的法兰克国王提奥德里克四世去世,但查理空置了王位。法兰克王国的实际主人已经不是莫洛温家族这一事情,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年,面对伦巴底人的进攻无可奈何的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三世向查理?马特求救,但与伦巴底王国是同盟关系的查理并没有提供帮助。尽管如此,失去拜占庭帝国(东罗马)保护的罗马教皇厅从这时候开始,已经在寻求法兰克王国的庇护了。

查理的加洛林王朝马上要诞生了。

菜龙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jt/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