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快乐新闻里说到处是“人从众”:西湖断桥变“人桥”,魔都外滩人山人海,八达岭长城发布游客流量红色预警……熟悉的感觉熟悉的配方,有没有?往年这种时刻,网络上肯定各种痛并快乐着,今年恐怕是纯粹的开心:后疫情时代人潮汹涌的热闹假期终于回来了!我没有到景区扎堆,在家好好学习显然是更好的选择。回顾了几部纪录片,查了一些材料,完成之前就与父母商定的推文选题:纪录片中的因纽特人(Inuit)和萨满教。

北方的纳努克

NanookoftheNorth

记得在我的幼儿园时代,我妈曾拿了个“老掉牙”的黑白默片给我看,是一部纪录电影,叫《北方的纳努克》,我竟然看的津津有味欲罢不能,隔不多久就要再看一遍的那种。

片中最受我喜爱的情节是纳努克做伊格鲁(冰屋),最令我激动的情节则是纳努克抓海豹。

纳努克一家特殊的出场方式

《北方的纳努克(NanookoftheNorth)》由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Flaherty,年2月16日-年7月23日)执导,于年6月11日在美国上映。这部纪录片被称为史上第一部纪录电影,Flaherty因此成为“纪录片之父”。

罗伯特·弗拉哈迪

《北方的纳努克》导演

影片以生活在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中最出色的猎手纳努克为主角,展现了他与家人或族人海中捉鱼、抓海豹、捕猎海象、建筑伊格鲁的生活生产场景。

纳努克抓了好多鲑鱼

因纽特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常被称为爱斯基摩人(Eskimos),但因纽特人不喜欢被叫成“爱斯基摩人”,觉得有被侮辱到。生活在北美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是由亚洲出发跨过白令海峡迁徙到美洲腹地生活的黄种人,大部分信仰万物有灵和萨满教。

纳努克和族人一起捕海象

据人种学家考证,因纽特人和鄂温克人都属于蒙古人种。有兴趣了解鄂温克族的童鞋可以看纪录片《神鹿啊,我们的神鹿》,导演孙曾田。这部片子讲鄂温克族女画家柳芭、柳芭的母亲芭拉杰依、柳芭的姥姥家庭三代人的故事。其中柳芭的姥姥是使鹿鄂温克最后一位萨满。

柳芭家三代女性

因纽特人和鄂温克人都信仰萨满教。有着同样信仰的民族不少,比如生活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就是,满、土、锡伯、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朝鲜、以及大和等民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萨满教信仰活动,日本的神道教被指是萨满教的变体。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人类学家张光直提出萨满教是连接东亚与美洲文明的纽带。

最后的

山神

桦皮船

《最后的山神》中制作桦皮船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记录有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的萨满跳神。

纪录片中的萨满跳神

回到《北方的纳努克》,这部纪录片中对因纽特人的生活生产方式、文化形态、族群关系等进行了一定的表现,因此被称作人类学纪录片。纪录片常常承担一定的科普任务,就像今天推荐的几个片子里表现出来的人类学,通过纪录片这个载体向这个学科瞧上一眼,是不是感觉自己视野又开阔了呢!

纳努克建造伊格鲁撰稿:Cooper

摄影:YuanCooper

后台回复纳努克获得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观看链接后台回复鄂温克获得纪录片《神鹿啊,我们的神鹿》观看链接

后台回复鄂伦春

获得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观看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ly/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