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融街教育得到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央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致力于打造国内高水平艺术水准的青少年交响乐团。权威老师伴随教育、权威课程专业选拔,带你去到交响乐最闪亮的舞台。交响乐团—团队协作、和谐演绎高雅艺术的团体。交响乐是培养和提升孩子感性素质的重要途径。感性素质是一个关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顶层设计层面的大问题。感性素质不仅赋予了人感受世界、判断美丑、体验美好的能力,同时还让生活富有了诗意。美,是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缺乏对美的需要、欣赏美的能力,就失去了因美而带来的快乐以及与美相关的幸福体验。交响乐是美的一种载体,聆听和演奏交响乐能够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金融街青少年交响乐团由中央音乐学院一流师资授课排练,同学们在接受严格专业系统的交响乐训练的同时,提高了审美,提升了感性素质、想象力、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懂得了分享和融入。权威专家团队

QualifiedTeachers

艺术总监童卫东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弦系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学会理事。

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多次获得文化部文华奖优秀教师奖、年中央音乐学院金校徽奖,年获得北京市本科优秀育人团队荣誉称号(带头人)。

所教学生曾多次在国内、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奖,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文华奖)、中国音协金钟奖金奖。以及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多次获奖,如意大利安德烈、波斯塔基尼国际比赛、韩国尹伊桑伊蔏云国际小提琴比赛、首尔国际小提琴比赛、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柴可夫斯基青少年国际小提琴比赛、美国盐湖城Strad国际小提琴比赛、珠海国际小提琴比赛、席洛莫、敏茨国际小提琴比赛、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等。

从年至今担任国内、国际比赛评委。多次担任国内文化部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中国音协全国“金钟奖”比赛评委、担任国际比赛评委有意大利安德烈、波斯塔基尼小提琴比赛、美国奥柏林“库博杯”比赛、韩国东亚首尔小提琴比赛、德国KlosterSchontal小提琴比赛、中国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韩国伊蔏云小提琴比赛、新加坡小提琴比赛、东京小提琴比赛、亚美尼亚“哈恰图良”小提琴比赛、珠海萨尔茨堡莫扎特小提琴比赛、德国约阿希姆小提琴比赛、德国LeopoldMozatr国际小提琴比赛、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等。

年3月至年三月被聘为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小提琴音乐课程主讲,每周在音乐频道滚动播并由中国国际出版发行;中国文化部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中方音乐艺术总监;年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国际小提琴音乐节总监;、年中央音乐学院国际弦乐艺术节;-年中国青岛国际艺术节;-年中国珠海国际弦乐艺术节。

音乐总监倪伟

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长号教师;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长号;德国科特布斯交响乐团首席长号;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长号博士;美国S.E.Shires长号签约艺术家;中国音协管乐协会低音铜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号启蒙师从江苏省交响乐团首席长号王宪克教授。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郭澎远教授。年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取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德国汉诺威音乐和戏剧学院、德国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最终选择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师从柏林爱乐乐团首席长号ChristhardG?ssling教授;室内乐和乐团演奏师从OlafOtt教授和JamieWilliams教授。年考取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博士学位,成为该音乐学院有史以来首位长号博士。至年担任罗斯多克北德爱乐乐团实习长号。

至担任德国科特布斯交响乐团首席长号。在德期间多次和柏林爱乐乐团、德意志歌剧院、德国国家歌剧院、罗斯多克北德爱乐乐团、魏玛国家歌剧院、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德国吕贝克交响乐团等有过密切合作。合作过的指挥有西蒙拉特、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唐纳德努尼克斯、克里斯特安爱华德等。

年获得奥地利"Intermusica"国际管乐比赛第五名。年入选YoutubeSymphonyOrchestra全球选拔决赛。年获得津宝国际长号大奖赛职业组第一名。年随柏林爱乐室内乐团中国巡演。年随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中国巡演。年在柏林组建了自己的长号四重奏AsiatenPosaunenquartett,并于年出了首张专辑。年回国,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长号;年起担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长号教师。年2月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团拜会演出。年10月1日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千人交响乐”演出。

何畅教师

小提琴和室内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在读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作为新生代的小提琴演奏家,她在众多国内外比赛中获奖,包括第九届文华杯全国小提琴比赛第二名、第8届首尔国际音乐比赛第四名(近三十年中国选手最佳成绩)、第一届香港国际小提琴大赛第一名及中国作品奖,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总决赛第二名、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室内乐杰出奖获得者。

出生于北京,五岁半开始与钟绵驹老师学习小提琴,六岁登台演出。八岁从师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丁丁老师,12岁时在金帆音乐厅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于金鸣老师,在中央音乐学院和全国比赛中获奖并连续六年获得专业优秀奖,年与著名指挥家中提琴教育家何荣教授合作录制了CD维瓦尔第的《四季》并担任《春》的独奏。年以附中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和童卫东教授,她曾受邀参加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举办的“中国音乐节”、悉尼举办的亚太地区高等音乐学院联盟艺术交流、连续三次获得全额奖学金参加美国著名梅德蒙特夏令营。她曾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ChungChi-Yong、陈琳、林大叶、姜金一、UweGrodd、蒋雄达、金刚、柴昊夫等成功合作过。

年她暂别教学考入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跟随世界著名小提琴家MidoriGoto学习,成为海菲兹工作室成员,赴墨西哥和斯里兰卡等多地进行慈善巡演,曾担任交响乐团和巴洛克乐团首席,并成功举办两场独奏音乐会。她的音乐风格细腻甜美并极富感染力,在不同时期和形式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诠释。近年来她受邀为青岛国际音乐节和珠海国际弦乐大师班授课,现场演奏的《茨冈》和《流浪者之歌》广受好评,小提琴大师扎克.布朗和盛中国先生称赞她是极具才华的小提琴家。

年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博士研究生,跟随著名小提琴教育家童卫东教授深造。年12月,经过三轮的激烈选拔,成为首位入选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小提琴博士,她与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作的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反响热烈。

近年来她的学生在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二届香港国际音乐节、蜂鸟音乐节室内乐比赛等赛事中获奖,她本人曾在北京市高校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文史类三等奖,是中央音乐学院至今唯一获奖的音乐教师。

她目前使用的琴弓由香港中华基金会赞助。

党华莉教师

“具有趣味性,将音乐哲理和个人情感高度融合,难能可贵。”——盛中国

“感谢你美妙的演奏。”——IvryGitlis

党华莉,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教师,中央音乐学院首位小提琴演奏专业博士,中央音乐学院“汉能”英才艺术实践支持计划入选者。党华莉自学琴以来屡获国内外大奖,是唯一一位包揽中国最高音乐奖项——“金钟奖”、“文华奖”第一名的小提琴家。党华莉于年获得第十一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总决赛第一名。她获得的其他重要奖项还包括第一届ShlomoMintz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第四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林耀基优秀演奏奖”、第四届EURO-ASIA日本东京青少年国际比赛一等奖等等。

作为独奏家,党华莉与众多指挥家及乐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她曾与俞峰、吕嘉、张国勇、于海、胡咏言、陈琳、林大叶、朱其元、夏小汤、ShlomoMintz等指挥家以及萨尔茨堡独奏家室内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澳门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青岛交响乐团、长沙交响乐团、广西交响乐团、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成都乐团、名家室内乐团以及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有着成功的合作。在过去的一个乐季中她的重要演出包括北京国际音乐节“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系列演出、与吕嘉指挥的澳门及深交联合乐团合作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与小提琴家吕思清等演奏家合作上演的“蓉城之秋——未来音乐之光”音乐会等。

党华莉年出生于广州,自幼习乐,年仅10岁即被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破格录取,师从徐悦副教授及徐光荣教授。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跟随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童卫东教授学习,年获得学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年获得硕士学位。在年中央音乐学院首次演奏专业博士招生考试中,党华莉以管弦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小提琴演奏专业博士,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建校以来首位小提琴博士。

党华莉在校期间获得过诸多荣誉,本科、硕士、博士期间三次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本科、硕士、博士分别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曾获“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古驰”音乐基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傅成贤纪念奖学金”一等奖。此外,她高超的演奏水平还使她入选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在风格演绎上,党华莉对不同时期的小提琴文献均有着很好的把握与诠释。她的保留曲目包括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舒伯特《回旋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拉威尔《茨冈》等等。她热衷于演奏中国小提琴音乐,并致力于推广中国当代小提琴新作,除了《梁祝》等经典作品外,她曾演出过多部当代的小提琴独奏作品。

党华莉在乐队演奏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校期间担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席,她于-年作为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小提琴副首席参与演出。

党华莉目前使用的是由意大利制琴师AnsaldoPoggi于年制作的小提琴,由喻艺术基金慷慨提供。

王佳稚教师

王佳稚,中国音乐金钟奖和美国华盛顿国际比赛获奖者,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教师。

《华盛顿邮报》曾盛赞她的演奏“音色圆润、张力十足,在悦耳之余更极具稳定性。”马友友称赞她“是一位拥有罕见的才华与成就的小提琴家。”

王佳稚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音乐世家,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随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后跟随著名教育家赵薇教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张提教授学习小提琴演奏;年,她以小提琴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同年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巴德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著名华裔小提琴家、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李伟纲以及小提琴教育家什穆尔·阿什肯纳西;此外,她还在巴德文理学院攻读了意大利学研究专业。

年,王佳稚全额奖学金考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安妮·卡瓦菲安。

王佳稚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她曾经与莱昂·博斯坦、帕斯卡·维洛特(PascalVerrot)等指挥合作演出协奏曲,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仙台爱乐乐团、纽约弦乐乐团、美国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韩国富川爱乐乐团等、并以耶鲁爱乐乐团首席的身份与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Gergiev)、余隆、安震恒(PeterOundjian)、约翰·亚当斯(JohnAdams)等大师合作,与她合作过的独奏家则包括了林昭亮、彼得·塞尔金(PeterSerkin)、RobertMcDonald(罗伯特·麦克唐纳)等。

王佳稚也是一名出色的室内乐演奏家。她曾接受包括上海四重奏、瓜奈利四重奏、朱莉亚四重奏等世界知名室内乐团体的指导,与许多美国一流的室内乐演奏家合作登台,并为美国诺顿出版社灌录了室内乐教材。

王佳稚曾在耶鲁大学音乐系教授小提琴选修课。她归国之后受邀参与了福州国际音乐大师班、青岛国际弦乐大师班、厦门音乐季弦乐周、韩中国际音乐节等一系列国内重要的教学活动。并受邀前往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地讲学演出。

苏贞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中提琴教研室主任,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AM客座教授,著名中提琴演奏家,英皇音乐考级委员会ABRSM中国区总顾问,中国音乐学院特聘专家,亚洲青年交响乐团特聘顾问,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国际中提琴大赛首位中国评委,中国第十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年,任中国交响乐团中提琴副首席。后获全额奖学金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AM继续研究生学习,师从著名中提琴教育家JohnWhite先生。学习期间,几乎囊括该院所有中提琴奖项,并在年LionelTertis国际中提琴大赛获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建院多年来首位获得院长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颁发给毕业生的最高奖项)的中提琴家,现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荣誉院士。

年到年,任英国BBC爱乐乐团中提琴副首席(终身制席位)。作为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应邀在世界各地举办独奏、重奏音乐会,包括爱丁堡国际音乐节、日内瓦国际音乐节、东京国际艺术节和国际中提琴艺术节等。

年,应邀回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一直活跃在世界各大音乐节的舞台上,并在各地教授大师班,包括GreatMountains国际音乐节、奥地利AcademyofMusic,法国国际音乐节等。其专辑“英伦狂想曲”年在伦敦发行,一经面市便引起轰动,被国际一流“留声机”杂志、“Strad”誉为“全球最著名的中提琴家”,“精彩绝伦的演奏”。

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她已有很多学生在国内外各大职业乐团和大学任教。苏贞是LionelTertis国际中提琴大赛评委,成为首位出任国际顶级中提琴大赛的中国评委。她也在中国最高音乐类综合性大奖“金钟奖”以及北京国际弦乐四重奏大赛中担任评委。她还是中国CCTV钢琴小提琴全国大赛以及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特约艺术家。

娜木拉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著名大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丰台区两级政协委员,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艺术基金滚动项目专家评委,加拿大皇家山大学特聘常驻艺术家。

曾获得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比赛优秀教师奖,中央音乐学院金校徽奖,并多次获得国内外优秀教师称号。荣获首都市民学习之星荣誉,中共北京市第八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内蒙古鄂温克族荣誉功勋奖,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奖章和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年第九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最具影响力奖。俄罗斯克努舍维斯基国际大提琴比赛评委。墨西哥卡洛斯·普利埃多国际大提琴比赛唯一的亚洲评委。受邀担任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大赛评委,第十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中国预选赛评委主席、艺术总监。

立致于音乐教育,身兼双职,长期奋斗在行政教学工作第一线,创新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学校多次获得北京市教委颁发的最佳组织单位奖,特殊贡献奖。培养了许多大提琴优秀人才,多名学生获得世界国际比赛金奖,实现了大提琴专业在国际比赛零金奖的突破,多名优秀毕业生已经在国际国内的A级交响乐团中担任首席大提琴演奏家和院校教师骨干。

曾多次出演重要国事演出活动:年杭州G20峰会大型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高山流水》特邀大提琴独奏。年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指挥并领奏70位大提琴演奏员演出《我和我的祖国》,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表扬信。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出版发行中央电视台音乐告诉你《大提琴课堂》《古佳耶》等张专辑,编订大提琴乐谱、考级教程。受邀担任呼和浩特国际青少年音乐夏令营、京港澳青少年音乐艺术嘉年华等公益活动项目的艺术总监。在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意大利罗马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波兰肖邦音乐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音乐学院公开讲学。

邓甍副教授

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永新教授。年赴德国留学,年获得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学士学位,师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首席长笛演奏家RobertWinn教授,年获得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师从ThaddeusWatson教授,年获得德国曼海姆国立音乐学院博士学位,师从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教育家JeanMichelTanguy教授(巴黎郎帕国际长笛比赛评委,日内瓦国际比赛第一名)。

曾跟随科隆青年交响乐团,德国青年交响乐团,法兰克福室内歌剧院,海德堡国立歌剧院,威斯巴登歌剧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等多次参加欧洲著名音乐节,艺术节并获得包括奥地利维也纳在内的诸多比赛大奖。

年9月正式任职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长笛专业副教授。

范磊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第一位单簧管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导师,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单簧管研究会会长,香港单簧管学会主席。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陶纯孝教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奥柏林音乐学院和耶鲁大学,获艺术家文凭和硕士学位。在美国学习期间曾师从艾尔莎浮德尔ElsaVerdehr、劳伦斯麦克唐纳德LawrenceMcDonald、卡曼欧帕曼KalmenOpperman、大卫·雪弗林DavidShifrin等著名单簧管教育家。曾获中国全国选拔赛一等奖,由文化部派遣代表中国参加法国土伦国际单簧管大赛并获荣誉奖(第一名获得者保罗梅耶),年在西雅图国际单簧管协会举办的青年单簧管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在年参加YCA(NewYorkYoungConcertArtistsAudition)美国纽约国际青年艺术家甄选单簧管比赛中获并列第二名。

范磊教授足迹遍及美国、加拿大、瑞士以及亚洲各国,举办多场室内乐、独奏音乐会,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陈琳、杨力、谭盾、徐新、吕嘉、水蓝、杨洋、谭利华、等合作演出,与上海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兰州交响乐团、台北交响乐团等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此外还多次与EdgarMeyer、DavidShifrin、缪尔四重奏/Muir、上海四重奏、新希腊四重奏等备受瞩目的世界著名音乐家合作举行室内乐音乐会,同时他也是美国康涅狄克州诺尔福克夏季音乐诺尔福克三重奏组的创始成员之一。

他曾并在加拿大班斧/Banff艺术中心担任教学工作七年之久,在旅居美国期间还担任美国格林贝交响乐团首席单簧管演奏家。应邀分别为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加拿大前总理演出。纽约的WQXR电台、康涅狄克州的纽海文公共电台、加拿大CBC电台、前南斯拉夫国家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皆播放过他的演出。年作为独奏家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合作,参演中央音乐学院75周年校庆音乐会。

范磊教授被公认为当今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单簧管演奏家、教育家之一。曾担任纽约市全国艺术俱乐部单簧管比赛、年比利时国际单簧管比赛、年中国音乐金钟奖单簧管比赛、年德国Markneukirchen单簧管比赛、年意大利SaverioMercadante国际单簧管比赛、年ICA国际单簧管协会青年艺术家单簧管比赛评委。回国后参与和创办了诸多国际性的音乐节、比赛:在中央音乐学院成功策划并创办了国际室内乐、国际管乐打击乐音乐节;创办了目前国内最高水准、最具权威的中央音乐学院国际莫扎特单簧管比赛;年、年在西安创办单簧管萨克斯音乐节并任艺术总监;在青岛创办了青岛国际单簧管大师班并任艺术总监;年创办第一届全国单簧管协奏曲比赛并担任艺术总监及评委会主席。参加录制了青岛有线《心旋》、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人物》。译制德国单簧管教授莱纳维勒编著的《单簧管演奏教程》共三册,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他是唯一一位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耶鲁大学进行过讲学的华人管乐教授,他在奥柏林音乐学院、科本音乐学院、波士顿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意大利巴里音乐学院、台北国立师范学院、台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总政军乐团、西安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音乐学府举办个人大师班。

他是威斯康辛州劳伦斯大学终身单簧管教授,年起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自年起担任加拿大皇家山晨兴音乐桥单簧管艺术指导,至年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海外名师奖,并成为长江学者候选人,年10月成为奥伯林音乐学院客席教授,同年成为耶鲁大学客席教授,年赴美波特兰艺术节担任评委并讲学,同时他还被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著名院校授予的客席教授。

美国卡梅尔国际室内乐比赛第一名;年日内瓦大赛三等奖;年比利时国际单簧管比赛第四名;年俄国圣彼得堡穆拉文斯基国际青少年管乐比赛金奖;年首届金钟奖单簧管比赛中分别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年意大利“SaverioMercadante”国际单簧管比赛第二名;三名学生分别于、、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创新拔尖人才(BOB)计划第一名;三名学生获年第14届SaverioMercadante国际单簧管比赛前三名,取得了中国单簧管专业少年组首次在国外拿下比赛前三名的骄人成绩;年第15届SaverioMercadante国际单簧管比赛前两名;年世界单簧管协会比赛青少年组金奖;范磊教授在年、年连续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最高荣誉奖——金校徽奖。

金京春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双簧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中国十大管乐演奏家,北京交响乐团首席双簧管,北京管乐协会理事长,亚洲双簧协会副会长

金京春出生在双簧管世家,年他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于我国著名的双簧管教育家祝盾教授。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年他进入北京交响乐团担任双簧管首席。年被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俄罗斯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于pusheechnikov院士学习。留学期间在年金京春获得了俄罗斯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国际管乐比赛双簧管专业第三名。

回国后他继续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并致力于教学事业。近年来他的学生在北京国际管乐节比赛、俄罗斯海参崴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亚洲双簧协会国际双簧管比赛、法国巴黎u.f.a.m国际管乐比赛、俄罗斯穆拉文斯基国际青少年管乐比赛中获得包括金奖在内的多项奖项。年以来他的学生共有30余人次在国内外各项管乐比赛中获奖。他教的学生在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武汉交响乐团等乐团担任双簧管首席。由于突出的教学能力,他同时在中央音乐学院大学和附中担任“BOB拔尖创新人才计划”、“亿阳拔尖音乐人才成长计划”导师。由于突出的教学成绩,在年,他获得了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年两次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黄源澧奖教金”,年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

金京春在从事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地进行独奏、室内乐和交响乐的舞台艺术实践。他曾在北京、泰国曼谷举办过个人音乐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自以来,他一直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参加该团的演出千余场。他的音乐会足迹遍布德国、奥地利、捷克、瑞士、韩国、土耳其、英国、墨西哥、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年,他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光荣绽放——“中国十大管乐演奏家”音乐会。这是由十名中国当代最优秀的管乐演奏家共同演出,展现了中国当代管乐器表演的最高水平。

金京春曾担任北京国际管乐节比赛、俄罗斯海参崴国际青年演奏家比赛、俄罗斯圣彼得堡穆拉文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的评委。年担任北京管乐协会理事长,年担任亚洲双簧协会副会长。

李岚松教授

著名巴松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巴松教授,木管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爱乐乐团巴松首席,亚洲双簧学会理事会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大管学会会长,中国音协室内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理事,CCTV“中国十大管乐演奏家”,北京国际巴松艺术节艺术总监。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部全国比赛、瑞士MURI国际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比赛评委。

11岁起师从沈阳音乐学院贾英教授学习巴松,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德国亚琛音乐大学,师从戴云华教授、OscarBohorquez教授,其演奏得到过KlausThunemann,ValeryPopov,AlbrechtHolder,KimWalker等国际知名巴松演奏家一致的高度赞誉。

曾任职中国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巴松、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巴松以及欧洲青年交响乐团等。作为独奏家曾分别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韩国蔚山交响乐团、韩国仁川爱乐乐团等国内外知名乐团合作。

出版过《巴松经典名曲集》、《中央音乐学院业余巴松考级》等教材,录制出版多张个人及重奏演奏专辑。

年10月,获得文化部“全国木管独奏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年,获“宝钢教育奖”。年11月,所指导的木管五重奏获得“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木管五重奏比赛金奖”与“优秀作品奖”。年4月,所指导的巴松四重奏获得国际双簧学会“法国斯特拉斯堡国际巴松重奏室内乐比赛第一名”。

陈光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号教授,管弦系党总支书记,乐队学院行政总监,师从冀瑞铠教授。年获组宾·梅塔奖学金,被派往奥地利维也纳继续深造,受教于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号JosefPomberger,AdolfHoller教授。在维也纳学习期间曾多次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维也纳室内乐团以及维也纳施特劳斯乐团合作演出。年6月,以最优异的专业成绩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

回国后曾在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爱乐等各大交响乐团担任客座首席小号。从年7月开始至应邀参加由著名指挥家郑明勋职棒的亚洲爱乐交响乐团演出,并担任首席小号。年应邀参加WorldwideChineseFestivalOrchestra新年音乐会,并担任首席小号。-年应马来西亚交响乐团邀请,参加演出并担任首席小号。年至14年应邀参加新加坡交响乐团演出季及录音,担任首席小号。-14年应邀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十大管乐及十大小号节目。曾在国内多所艺术院校进行讲学,受到业内人士一致好评。被誉为中国最有才华的小号演奏家之一。

满燚副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圆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圆号重奏团团长,北京国际圆号艺术节总监,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杭州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客座首席。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圆号专业。在校期间跟随陈根明教授及著名华人圆号大师韩小明教授学习。

年曾获全国圆号比赛第一名,同年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赴德国留学,年留学期间考上德国职业乐团普尔次海姆州立歌剧院圆号首席(23岁成为德国最年轻的华人首席)、年考入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州立歌剧院终身圆号首席,考入亚洲顶级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年受著名指挥家李心草邀请担任韩国釜山爱乐乐团首席圆号。

满燚的演奏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担任了众多知名乐团的客座首席圆号,包括德意志交响乐团(DSO)、德国广播爱乐乐团(SR)、科隆广播交响乐团(WDR)、新加坡交响乐团、首尔爱乐乐团及国内各大职业乐团,年受指挥大师郑明勋邀请担任亚洲爱乐乐团首席。满燚成功策划主办了北京国际圆号艺术节,积极参与了很多室内乐团的演出,包括莫里斯堡室内乐团、拉特德蒙多巴洛克室内乐团、普尔次海姆室内乐团、慕尼黑室内乐团等。

满燚作为年轻演奏家、独奏家多次出访北美地区、南美地区,欧洲、亚洲等国家。满燚与著名指挥家、中央歌剧舞剧院总监、杭州爱乐艺术总监大师杨洋携手杭州爱乐乐团录制了“莫扎特圆号专辑”,并获得全国十大金唱片奖。

职业演奏外满燚更加深耘音乐教育,培养的学生们先后考入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一流职业乐团。假期相继在西班牙阿利坎特铜管夏令营音乐节、德国亚历山大音乐营、韩国釜山音乐夏令营、韩国济州岛音乐节等进行音乐教学和艺术交流活动。

刘洋教授

中国著名长号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长号教授、博士生导师、管弦系副主任、铜管教研室主任;前德国莱茵州普法尔茨交响乐团长号副首席;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长号客座首席;瑞士Grenchen国际长号大赛评委;韩国Jeju国际管乐比赛评委;中国音协管乐协会低音铜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法国布菲集团古托长号代言人;津宝乐器艺术家;TromboneWorld?长号艺术家;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十大管乐演奏家音乐会”唯一长号演奏家代表。

年师从李复教授开始学习长号。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赵瑞林教授。年被德国撒尔布里肯音乐学院录取,师从现斯图加特长号教授HenningWiegr?be,并于年取得硕士学位,年获得硕士以上器乐最高学位。

在德期间,曾获“德国国家青年爱乐乐团”、“德国撒尔布里肯广播交响乐团”、“漫海姆室内乐团”等职业乐团邀请担任客座长号首席;年任“德国莱因洲国家爱乐乐团”长号声部副首席职位,成为首位在欧洲A级乐团获得终身职位的华人长号演奏家。

年,应中央音乐学院聘任回国任教;应“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邀请为客座长号首席。年与赵瑞林教授一起起总结和编辑了《长号乐队片段集锦》;年执笔并出版了《名师教你学长号》《长号重奏曲集之长号四重奏》两本长号教材和中国首张长号个人独奏CD专辑《长号风潮》。年年底又出版了《长号重奏曲集之二、三重奏》,并组织全国近30名长号职业演奏家一起录制和出版了曲集中所有曲目。年刘洋策划并与中国诸多著名长号演奏家一起录制了《中国长号世界TheTromboneWorldofChina》,这也是中国出版首张以长号重奏为主题的CD。年6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光荣绽放-中国十大管乐演奏家音乐会”,也是全国选出的唯一长号演奏家代表,并在CCTV音乐台直播。

年8月,应韩国JIWEF组委会邀请,参加了24届济州岛国际管乐比赛的评委工作,并带领学生获得优异成绩,向各国评委展示了中国长号学生的实力与潜质。年4月,应瑞士4.InternationalSolistenWettbewerbGrenchen组委会邀请,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德国魏玛音乐学院长号教授组成了该比赛评委团,也是中国人在世界长号大赛中担任评委的开创者。

作为一名长号独奏演奏家,刘洋与国内外诸多交响乐团进行过协奏曲合作,其中包括中国爱乐乐团、天津歌剧院、内蒙古交响乐团、河南省交响乐团、湖南交响乐团、成都交响乐团、包头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青岛歌剧院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美国南卡州交响乐团、美国堪萨斯管乐团等。

刘洋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学生张智桐获ITA(国际长号协会)比赛并列第一名,中国长号首位国际比赛第一名。年学生许泽炜的铜管重奏组获济州岛国际铜管比赛第二名。年初一学生王子恩获得亚洲最高奖金比赛第一名。年、年、年三次全国比赛中,连续获得铜管比赛第1名;年以来毕业生先后被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宁波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乐团录取。

作为一名铜管教育家,应邀在美国南卡州音乐学院、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美国堪萨斯州大学音乐学院、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韩国首尔延世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深圳艺校、南京艺校、四川音乐学院等国内外艺术院校进行大师班授课。

当今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优秀长号演奏家教育家刘洋,希望并致立为中国的长号号及铜管室内乐教学及演奏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景丽副教授

著名打击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副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曾任职于中国交响乐团及中国爱乐乐团。箭丽打击乐团首席,中国国际打击乐艺术节暨大赛音乐总监,韩国济州打击乐大赛评委,香港国际打击乐大赛评委,意大利PAS国际打击乐大赛评委,哈尔滨打击乐艺术节音乐总监。

张景丽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留学德国。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独奏音乐会、并参与重奏、协奏、室内交响乐等大中型演奏会。受邀多地开办大师课、参与大量交流实践、音乐节、及学术分享活动。演出足迹遍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众多乐团合作演出,其中包括加拿大温哥华爱乐乐团、德国巴登巴登交响乐团。日本Nipponic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

曾多次在论刊及音乐杂志发表论文,年在《人民音乐》发表论文《谈打击乐演奏中的肢体语言》;年在《新玉文艺》发表《定音鼓的滚奏和滚奏连接》;年在《流行色》发表《国际形式下中国打击乐的发展》;年在《明日风尚》发表《基于打击乐音响属性的人类学解读打击乐的共有范畴探讨》;年在《大观》发表的解析小军鼓的艺术风格-以《节奏世界一赵纪小军鼓中国作品集》为例。年在香港环球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马林巴四槌基本练习》。年在香港环球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马林巴基础练习一》。她不仅推动了打击乐在中国的发展,也为提升中国打击乐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在这里,你将获得

YourHarvest

01与专业演奏家学习的宝贵机会

02在乐团中培养独奏无法代替的

团队协作能力

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自信心

03多次登上国家级舞台演出的机会

04表现优异者还将获得奖学金以资鼓励

招募详情

Details

乐团将通过入团选拔的方式招募团员,根据演奏能力、视谱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依照考核成绩于每个声部设声部首席一名、副首席一名,声部首席与副首席将获得奖学金。特别优秀的团员还有交响乐团协奏演,演出个人独奏的机会。招募范围:北京市青少年管弦乐演奏者9-18周岁招募时间:8月28日上午9:30为疫情安全考虑,本次面试将分时间段错峰进行,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上课时间及地点:金融街教育培训中心宣武门校区选拔考核要求:要求能表现一定程度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时长:3-5分钟。根据现场提供的乐谱演奏,准备时长1分钟。奖学金制度:声部首席与副首席将获得奖学金,表现优秀的学员会参与室内乐甚至有独奏、协奏的宝贵演出机会。报名方式:点击文末打开链接即可报名扫码了解课程详情曹老师张老师洪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tc/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