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深度好文

随着中国疫情取得巨大成功,国内不少人开始搬起凳子嘲笑外国人。殊不知,看完笑话回家的你,可能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局。

原因很简单,你所嘲笑的某些瘟疫肆虐的国家,可能一直在为你的生存,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

昨日,联合国发布会称: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保护最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否则我们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糟糕情况预计将在4月和5月出现。

这两份报告绝非危言耸听。国内因天气原因将又可能造成粮食收入大幅度下降,联合国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

联合国会议报告说,在截至3月14日的一周内,美国鸡蛋销量同比激增44%;自3月初以来,鸡蛋批发价格上涨%。美国沃尔玛公司等大型连锁零售商近期开始限购鸡蛋等遭恐慌性购买的商品,而马来西亚最大棕榈油产地沙巴已命令关停3个区域的棕榈园,原因是一些员工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此外,越南已经限制大米出口,俄罗斯也停止成品粮出口,哈萨克斯坦则暂停小麦粉、荞麦、糖、葵花油和某些蔬菜出口。

可能很多国人会说,我们可以自给自足。估计,样想的人绝对不少。日前,官方对此也回应了。

再看下,3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会议上农业部刘莉华在发布会上说,今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程度可能重于上年,威胁玉米生产的主要是草地贪夜蛾,威胁水稻生产的主要是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威胁小麦生产的主要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她还说,今年冬季暖湿气候,造成小麦条锈病的越冬基数比较大,随着气温回升,流行进程加快,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9个省发生了多万亩,是近10年来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4、5月份江淮、黄淮地区雨水偏多,可能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小麦白粉病现在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夺取今年的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防病治虫的任务十分繁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

官方既然这样说,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由于是官方的口径,我们不做任何评价,只看数据:

先说大米。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自年我国入世后的“调整磨合期”结束以后,我国粮食贸易由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逆差,粮食进口量逐渐扩大。从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大米进口国,进口额从11.3亿美元增长到年的12.5亿美元。

再说大豆。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有所增长,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4万吨,同比增长14.2%。

再看去年的数据:

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年中国大豆进口量有所下降,年中国大豆进口量有小幅度增长;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0.5%。

在看过去五年进口量。

再说玉米。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年12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73万吨,同比增长76%,进口金额为万元,同比增长78%,出口量为吨,同比增长.8%,出口金额为万元。

说完玉米,最后说说我们的主粮——小麦。

这则新闻说:美国农业部(USDA)周二公布的3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万吨,2月预估为万吨。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美国的数据不准确。那么,我们看看国家农业部的数据。

据农业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tq/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