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国家抗疫新态势中东欧国家疫情进展与评
欧洲国家抗疫新态势:中东欧国家疫情进展与评估报告 TheLatestTrendsofFightingagainsttheCOVID-19PandemicinEurope:ReportandAssessmentofCOVID-19Outbreaksin17CEECs (No..8.23-8.24) 疫情大数据 中东欧17国新冠肺炎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说明:海外疫情数据均来自各国官方通报和权威媒体报道。 本期目录 1.赵永升:“法式金融”缘何被严重低估? 2.刘海云:塞疫情反弹暂时得到有效控制,准备实施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3.贾瑞霞:瑞典抗疫近况 4.刘典、黄慧宇:应对美国“数字霸权”,应深化中欧数字经济合作 5.潘安东: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对于中国与西欧关系的压力增加 专家观点 赵永升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法式金融”缘何被严重低估? 尽管法国的新冠疫情尚未稳定、第二波正在袭来,中法两国之间既定的经济财金合作会议还是于7月21日以视频形式如期召开。要算起来,这已经是中法间第7次高级别的经济财金对话会了,此次取得的成果更达42项之多。 然而,无论是从中方还是从法方、无论是从媒体还是从民间的反响程度来看,笔者认为都与会议的级别、重要性和影响深远度极不相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由导致这种极不相称的现象发生呢?笔者认为主要还在于“中法金融合作”被低估;而“中法金融合作”被低估,一方面源于“法式金融”在世界上被严重低估,另一方面源于“中式金融”被严重低估。限于篇幅,本文姑且不讨论“中式金融”被低估的现象,而重在分析究竟是什么原由使得“法式金融”被严重低估。 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金融发展史。世界上率先发展起来的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我们常高估其“工业革命”的功效,而低估其“金融革命”的效应。尤其是作为盎格鲁-萨克森文化国家的英国和美国,之所以能够先后独霸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其实皆得益于其对金融工具的深刻认识与自如运用。例如在诸多金融工具中,在国外发行主权债券是一个颇为重要的工具,以至于有人甚至将在欧洲大陆乃至在法国本土发行英国主权债券,解释为“英法百年战争”为何英国能够最终战胜法国的原因。 时至今日,“法式金融”之所以被严重低估,从外部来讲,以美国为首的“盎格鲁-萨克森文化”国家在全球掀起的“英美式金融理论霸权”浪潮是要因。英美文化国家凭借其庞大的宣传网络和工具“夹带私货”,成功地在世界各地让人深信世界上最优的金融模型只能是“英美式金融”。此等洗脑手法如此之成功,以至于象法国这样有悠久独立思考历史国家的人,最终也纷纷迷恋上“华尔街金融”,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 而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尽管美国无疑依旧是世界上第一大金融强国和金融大国,乃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的这个金融地位仍将难以被撼动,但历史上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引爆,早已凸显了“美式金融”的一大弊端——简而言之,过度沉溺于对金融工具尤其是后来愈加开发的数不胜数的金融衍生工具。倘若美国不对其引以为豪的“美式金融”加以反省与革新,“美式金融”的名声和信誉将会一步一步地被毁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与美国“次贷”类同的法国房贷。在法国尤其是巴黎这样的寸土寸金之地,能够全款支付购房者可谓寥寥无几。假如你要向银行贷款买房,与中国主要依靠“首付比”来确保房贷还款安全类似的做法是,法国银行会要求你提供全套的税后收入证明;而后你能拿到的房贷款总额若分摊按月供计,则最多不得超过你税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例如一个工薪族每月挣得税前收入3,欧元,其税后收入通常为2,欧元,那么其能申请到的银行房贷款摊到每月的月供额不得超过欧元。要知道欧元的月供额在巴黎,基本上买不到什么像样的房子。 倘若说“美式金融”之优在于其“冒险”与“创新”,那么“法式金融”则完全长于“审慎”与“稳健”。法国人的“保守”精神,实际上表现在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此处的“保守”自然有其劣,但也不乏有其优,尤其在金融领域。倘若将源自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数载的全球金融危机,归咎于美国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痴迷和滥用,那么法国之所以能够很好地抵挡金融危机,则要归功于法国人基于“保守”精神的“金融审慎”之规。 如此这般,毫无疑问的是“法式金融”的“审慎”与“稳健”,其实更加合适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尤其是低收入经济体和从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转型的经济体。只是由于英美文化国家的强势“洗脑”,造成了“英美式金融”优越的假象。 另外,倘若说英美文化国家的排挤是“法式金融”被严重低估的外部原由的话,那么法国人自上而下且自下而上、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过度地宣扬和推广其文化、艺术的天分,则是“法式金融”被严重低估的内部原由了。 例如中法两国之间的合作,尽管笔者业余也热爱法国的文化和艺术,但恕我直言,这几十年来法国的文化和艺术我们说得太多了,法国的奢侈品我们说得太多了,法国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浪漫”我们也说得太多了……以至于国人言法国必称文化、奢侈与浪漫。 笔者在此丝毫无意否认文化、艺术和奢侈产业的重要意义,只是对这些的过度宣传已导致国人对法国的偏颇认识,进而造成对法国“工业核心竞争力”的严重低估。笔者认为如此这般,已经并将进一步对法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中国的推广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说到工程师,大家几乎言必称德国,殊不知法国的工程师丝毫不逊色于德国的工程师,要知道法国独特的工程师学院体系确保了法国工程师教育的无可挑剔。 至于笔者前文使用的“中式金融”称法,似乎有些为时过早,毕竟中国的现代金融起步要晚许多。还是举上述“发行主权债券”的例子。这个由诸多发达经济体广为使用的工具,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未被执政者所重视。这里有基于哲学、文化的族群特征,也有基于伦理、道德的社会风向。简而言之,中国人历来以“无债”为傲,新中国建国后更是以“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为豪。至于“在国外发行主权债券”,就更难以为国人所接受了。庆幸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去年11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中表示,中国政府已成功在巴黎定价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这足以表明,中国最高决策层对“在国外发行主权债券”这一金融工具给予了高度重视。 而要从中法两国近期以来合作的时间轴线上看,习主席去年三月份访问法国的另一项重要成果其实是中投、法巴、欧瑞泽成立中法基金,目标投资额10至15亿欧元。作为中国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宣布与法国最大的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以及法国最大的私募基金欧瑞泽基金集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中法产业合作基金”。笔者之所以认为中国在巴黎发行主权债券意义重大、非同寻常,是因为从上次习主席访问法国时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登陆欧洲大陆,到后来马克龙总统访问中国时的“中国主权欧元债券”登陆欧洲大陆,仅四字之差实际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法式金融”被严重低估,主要是由于受到英美文化国家的长期排挤,加之法国自身过度宣扬其文化和艺术的优势。正是法国基于“保守”精神的“金融审慎”之规,帮助其在历史上多次遭遇国际金融危机而免于受到巨大冲击。而作为现代金融的“新手”国家,中国正好可以借鉴“法式金融”的“审慎”与“稳健”,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金融”模型。 刘海云博士(河北经贸大学中东欧商务研究院副院长、塞尔维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 塞疫情反弹暂时得到有效控制,准备实施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一、塞疫情反弹暂时得到有效控制 塞尔维亚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从7月初的多例回落到上周的多例,本周进一步回落到多例。(本周每日新增确诊人数:8月14日例,8月15日例,8月16日例,8月17日例,8月18日例,8月19日例,8月20日例,8月21日例)。 塞尔维亚卫生部长隆卡表示:塞新冠确诊病例数正在减少,但检测病例并未减少,希望大家必须遵守措施,避免疫情再次爆发。塞尔维亚流行病学家BranislavTiodorovi?警告说,新的学期即将开学,也有可能导致疫情爆发,如果疫情再次爆发将停课,转为在线课程。 塞尔维亚危机工作小组布拉尼斯拉夫·蒂奥多罗维奇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国目前的新冠流行病疫情不确定,但有稳定迹象,尤其是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和克拉格耶瓦茨大城市的疫情。塞危机工作小组决定,从15日起,从北马其顿、克罗地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进入塞尔维亚的外国公民需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虽然塞疫情反弹暂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疫情防控整体形势尚不稳定,每日新确诊人数还没有降到人以下。下周面临的新学期开学,将对塞疫情防控带来新的压力。另外欧洲疫情整体反弹特别是罗马尼亚等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仍在千人以上,对塞疫情防控带来较大压力。塞疫情还有再次爆发的可能性,整体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 二、新的经济补助政策 塞财政部长辛尼萨·马里表示,塞尔维亚将对酒店业提高纾困补助金,按每张床补助欧元或者按每个房间欧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这是一项新的,首创的补助措施,为了缓解新冠疫情给酒店业带来的影响。这是塞继4月10日宣布发放51亿欧元经济补助政策后对特定行业发放的补助,疫情对旅游和住宿业影响巨大,塞对酒店的补贴将对带动塞住宿业走出寒冬具有重要意义。 三、塞将实施“我的第一份薪水”计划 《闪电报》8月18日报道,财政部在其Instagram上宣布通过“我的第一份薪水”计划,该计划希望鼓励年轻人就业,同时支持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该计划使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能够在企业的特定工作中实习,以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计划将于10月1日正式开始申请。 人口减少在塞尔维亚是一个持续的趋势,目前,每百万人的人口增长指数为-5.3%。第二个负面的人口趋势是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年塞尔维亚人口的平均年龄为43岁。14岁以下人口的比重降至14.4%,而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到历史最高值——19.6%。中间部分是劳动人口年龄即从15-64岁,目前这部分人口的比重为66%。这些数字仍是负面的,即老年抚养比在上升。产生这种人口趋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欧盟国家工资较高和职业发展机会较多,大量年轻人不断离开塞尔维亚到欧盟成员国工作,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导致年轻夫妇不愿意抚养孩子,这意味着出生率正在下降。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上升对塞尔维亚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制度下,逐年减少的劳动人口使得退休人员的人数越来越多。 由于战争、国际制裁,以及在20世纪末期经历的经济和政治剧变,塞尔维亚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潮。这些移民从一开始是体力劳动者的迁移,后来也蔓延到了受过高等教育的塞尔维亚公民。根据年盖勒普(Gallup)“人才流失指数”调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希望离开塞尔维亚,在15至29岁年龄段中,有46%的人希望离开塞尔维亚,27%的受教育人口希望移民。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年开展的全球竞争力指数研究,塞尔维亚在个国家中排名第65位。虽然跟塞尔维亚在10年前处于最排名底层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人才流失问题仍是塞尔维亚政府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我的第一份薪水计划”,对提高就业率,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留到本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贾瑞霞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瑞典抗疫近况 一、疫情近况 年1月31日,瑞典出现第一例确诊COVID-19患者。到8月20日,瑞典已累计确诊例,累计死亡例,当日仍有27人处于重症监护。瑞典全国各省均有疫情;8月20日,首都斯德哥尔摩累计确诊例,当日住院32例,重症监护11例;累计死亡例。 二、遵循欧盟建议且特立独行抗疫 疫情以来,瑞典政府一直建议公众遵循数条建议(参见5月12日中东欧疫情日报)。相比其他欧洲国家,瑞典采取了一种特立独行的抗疫方式,主要依靠公众自觉,保持社交距离与不严格封锁。同时,瑞典政府也遵循欧盟建议,逐步放宽临时入境禁令。 疫情下,瑞典一直没有实质性关闭边界。3月17日,瑞典政府决定暂时禁止除欧盟国家、英国、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和瑞士之外的其他国家不必要的赴瑞典旅行。该禁令自3月19日起生效,并根据欧盟的建议,禁令经过数次延长。 7月初,遵循欧盟建议,欧盟成员国逐渐放开边境管控。7月2日,瑞典政府宣布,将临时入境禁令延长至年8月31日,并放宽了对更多旅客入境瑞典的限制。新决定从7月4日生效,取消了入境目的必须为“回家”的要求。无论旅行目的如何,欧盟公民和持有瑞典居留证的人都可以入境。允许入境的人群也有所扩大,居住在欧盟以外某些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可以免受临时入境禁令的限制。 7月17日,政府又修改临时入境禁令,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居民可以入境瑞典。该决定于7月19日生效,这也是瑞典政府遵循欧盟理事会对成员国的建议而做出的决策。目前,瑞典政府继续遵循欧盟建议免除对一些国家的入境禁令。 在口罩问题上,瑞典公共卫生局依然继续坚持不建议使用口罩。在近期德国媒体的采访中,瑞典首席流行病学家安德斯·特格内尔(AndersTegnell)表示,西班牙和比利时都要求大家戴口罩了,但他们的疫情传播速度依然很快。 安德斯对挪威入境政策的频繁变化颇有微词。他指出,挪威刚允许哥特兰岛的居民进入之后,不到一周,就又禁止了。防疫政策不能这么变来变去的。人们会被搞糊涂的,最后都不知道政策到底是什么样。 8月15日,挪威对一些之前已经开放边界的国家又重新要求10天隔离,其中包括瑞典的斯科讷和克鲁努贝里省(Kronoberg)。一架北欧航空(SAS)的飞机,从法国尼斯起飞,原本计划在周六00:10分在挪威降落;但因为来自法国的旅客从周六开始就必须隔离10天,所以飞行员紧赶慢赶,让飞机在00:00降落在了挪威的机场。落地之后,机上的旅客都欢呼雀跃,以为自己可以免于隔离。却不想挪威有关部门判定,00:00的时候新法令已经生效,机上人员还是要被隔离10天。 三、夏季假期结束之后 当下,瑞典新增确诊人数保持在低位,但是随着夏季假期的结束,预计新增确诊将会小幅增长,防疫工作不能大意。现在瑞典的中小学已经开学;大学通常在8月底、9月初开学。预计瑞典公共卫生局会根据疫情态势给出相关建议。 刘典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慧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生): 应对美国“数字霸权”,应深化中欧数字经济合作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种基础性生产要素,不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资产,而且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数字经济越来越依赖于跨境数据流,各国围绕网络空间的战略博弈与数据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围绕数据主权与长臂管辖权博弈呈现“加剧化态势”。 随着中国科技与互联网企业的厚积薄发,挑战了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全球垄断地位与美国的数字霸权,于是美国全面打压中国科技创新、恶意驱逐中国龙头企业。近期,继封杀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后,美国政府将矛头对准中国互联网企业,对字节跳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kef.com/nktq/5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学16年级孩子阅读书籍推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